第172章
过节也还能给半月的工资?”庄暖喜得捂住了嘴巴。 至于考出证书才能给与的待遇,庄暖直接略过,毕竟这东西,得先考出来才有,可工资跟过节费却是实实在在的。 “你现在的工资是50块,双倍工资就是100块,一年就是1200,再加上过节费,我算算这一年有几个节日。”庄暖掰着手指仔细算,“元旦、春节肯定算的,元宵不知道,清明厂里是放假的,劳动节、端午节、国庆节、中秋节这肯定也都要算上。” “如果不算元宵,一年里就有7个节日,半个月工资的过节费就是50块,一年就会有额外的350块。” “如果家里一年里没有人头痛脑热,350块的过节费就够我们全家用一年了,你跟我的每月工资就可以直接存起来。” 再一算夫妻俩人存一年工资的钱,庄暖直咧着嘴,高兴地笑。 看庄暖这么的高兴,谢长兴知道,她是不抵触他跳槽的。 不过,他也明白,庄暖的不抵触,只是高兴宋青燕给得待遇不错,还没有认真去想,如果真的到宋青燕家的饭馆里工作,国营饭店那边,他是要放弃的,等庄暖高兴够了,谢长兴就提醒她这事,“甘蔗没有两头甜,我只能在其中一家饭馆里工作。” 庄暖瞬间就蔫了下来,完全没有了刚才算钱的那股子兴奋劲。 谢长兴:“不过领班跟我说了,如果最后饭馆倒闭了,她会继续给我发工资的。” 向庄暖说了宋青燕家的经济实力。 “我相信她,相信她的人品,也相信她的能力。” 庄暖沉默。 过了好久,她问谢长兴:“你是不是想去你领班的饭馆工作?” 谢长兴:“是,但换工作的事关乎我们全家,到底去不去,也得你一致同意了才行。” 庄暖也纠结。 宋青燕给出的待遇太好了,如果饭馆经营顺利,前途可比待在香丰国营饭店里好。 只是,香丰国营饭店再怎么样,也是人们争着抢着想要的铁饭碗,突然说要割舍掉,庄暖就左右为难,没办法果断给出答案。 “你们领班给了你多长时间考虑?”庄暖问。 谢长兴:“三天。” 庄暖思考,“那我们在这三天里好好想想。” 既然给了谢长兴三天的考虑时间,宋青燕当然不会在这三天里,催促谢长兴尽早给她答复。 她也没有在这三天里,干巴巴等着。 一家饭馆,除了要有大厨师傅,服务员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还没有开始着手开饭馆的时候,宋青燕是想着把苗珍珍、倪美娟她们给挖走的。 可等真正的要开饭馆,宋青燕不由觉得曾经的想法太过理想化,就跟她挖谢长兴一样,即使已经给出足够诱人的待遇,但因为时下人们的观念,再诱人的待遇,也不会轻易动摇对于国营工作的认可跟追捧。 所以,如果她也想把苗珍珍她们给挖走,也得开出同样诱人的待遇,以及后续的保障。 先不说苗珍珍她们愿意不愿意,连续用高待遇挖人,这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开店是需要控制成本的。 尽管苗珍珍她们踏实、能干,跟她们该磨合得都已经磨合好了,但她们的可替代性比谢长兴高,宋青燕只能放弃高价挖她们的想法。 不能从国营饭店里挖服务员,那就只能够在外面找。 万玉芳给出建议,“之前志勇招小工,不也是让认识的人介绍得吗?现在工作不好找,可以再请他们帮忙介绍。” 宋青燕拒绝了,“志勇的装修小队是流动性的,介绍的小工不合心意,下次再去别家装修的时候可以不再找他们,但我开得饭馆是固定的,如果互相合不来,顾着彼此亲朋好友的面,也不好轻易让对方走人。” 宋保旺:“青燕这话不错,饭馆招服务员跟志勇找小工是不一样的。” 曹玉琴也在。 她边哄着怀里的宋顾顾,边说道:“没有工作的年轻人喜欢去公园、广场扎堆,我们可以过去看看、问问。” 万玉芳:“这个办法不错,但不知根不知底的,会不会有风险?” 曹玉琴:“反正大家都是陌生人,没有人情负担,如果不合适,可以直接结算工资让对方走人。” 宋保旺同意曹玉琴的建议,“一个人到底好不好,从面相上可以看出,我们尽量找那种面相比较老实的。” 三人说完,齐齐看向了宋青燕,毕竟最终拍板得由宋青燕来决定。 宋青燕在看着宋顾顾。 她发现,宋顾顾很喜欢听大人说话。 每次大人在说话的时候,她都会特别安静,水润润的大眼睛也会移向开口说话的大人。 看着她,宋青燕是满腹柔情,恨不得把全世界的好东西都捧给她。 也让宋青燕想到了,当初跟顾志勇决定来城里,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时候,看到因为父母离婚而哭闹的小孩。 这些小孩的父母,有都是来自城里的下乡知青,也有一方是当地人,一方是知青。 他们都是为了回城,不得不离婚。 虽然宋青燕夫妻回城已经都有两年了,但这几年回城的知青仍旧不少。 越晚回城的,日子越不好过。 有些还是偷偷跑回城的。 他们回到城里,家里能够欢欢喜喜迎接的只占少数,毕竟多个人,代表着家里得多份开支,甚至还牵扯到工作、房子等家庭资源的重新分配,早上宋青燕骑车去上班,从一条小巷子里经过时候,她就听见一户人家因为小女儿回城里,家里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争来争去,吵来吵去,无非就是小女儿回来没有工作,还得需要家里挪张床位给她,挤出微薄的工资养她。 宋青燕也是回城知青。 虽然她当初的境遇比现在的知青好太多,但她也能够感同身受,理解这些回城知青的难处。 宋青燕就对曹玉琴说道:“曹姨,您给的意见非常好,不过我想先去找下知青办的周主任。” 曹玉琴:“你想从这些知青里招人?” 宋青燕:“现在工作紧缺,城里刚毕业的学生都不好找工作,更何况从乡下回城的大龄知青,她们不仅在城里找不到立足的地方,甚至连家里也不肯接受她们,有些还是拖家带口的,负担更重,如果我能够给她们提供一份工作,即使不是国营的,她们也会很珍惜。” 曹玉琴点点头,“你这个主意好,她们的身份资料也能在知青办那里查得到,算是比较知根知底。” 宋保旺、万玉芳也跟着纷纷认同。 就连被曹玉琴抱在怀里的宋顾顾,她也咿呀咿呀地跟着附和,好似也说妈妈的这个主意好。 第240章 招聘 确定了服务员的招聘方向,宋青燕没有耽搁,当即去了知青办。 自从两年前在知青办这里办好了落户证明,宋青燕就再也没有来过。 不过,在私下她跟周主任是有来往的,逢年过节时候会带着顾志勇上门拜访,江城那边寄来顾支书书信时候,如果有空闲,也会到周主任家里闲聊几句,说一说顾支书最近的近况,所以到了知青办,尽管对知青办是陌生的,但是对周主任就跟亲友般熟悉。 彼此都是熟人,宋青燕也没有绕弯子,直接说明了她的来意,“周叔,是这样的,我打算在龙兴街开家饭馆,目前志勇已经带着人在装修,大概在四月份开门营业,我家饭馆是两间店面,楼下楼上两层,差不多需要6名服务员,2名收银,2名洗碗工。” “我曾经也是回城知青,太知道知青回城以后的困境。” “如果来知青办这里登记过的知青,她们有想上班的需求,也不介意我家饭馆不是国营的,我想跟她们谈谈。” 周主任听后,伸手虚点了下宋青燕,“胆子挺大呀,竟然想在安城开私营饭馆,你不怕会被查封?” 宋青燕:“周叔,您也是去过京市的,京市早就已经有私营的了,今年更是放开政策,准许这些私营店铺可以申请营业执照,虽然我们这里还管得比较严,但京市那边都在逐步开放了,没道理我们这里还继续严着。” 周主任:“你的消息倒是挺灵通的,也难怪你有这个胆量敢在我们安城开私营饭馆。” 冲着门外叫了声“小胡”,“把那些回城女知青的档案拿过来。” 小胡应了一声。 没过一会儿,捧了高高一摞的资料进来。 周主任先大概翻看了一遍,从中挑选出四分之一的资料档案。 这四分之一,也差不多有三十来份有关回城女知青的档案。 周主任:“我帮你大概筛选了下,这些女知青,我都算是比较有印象,家里普遍负担比较重,只要能有工作,绝对不会挑是不是国营的,看着也比较老实,应该会好好待在你家饭馆里踏踏实实工作。” 宋青燕道了声谢,仔细翻阅这些女知青档案。 档案记录得非常详细,除了基本的出生年月,家庭背景,文化水平,之前在哪里下乡,连会什么职业技能也记录得清清楚楚。 两年前宋青燕来知青办办理落户证明的时候,档案可没有记录得这么详细。 周主任轻叹,解释说道:“回城的知青太多了,一波接着一波,本来城里的工作岗位就紧缺,再来这么一大波的知青,各个单位部门都头疼得很,大家互相推来推去,我们知青办又哪里能够逃得掉?为了能够尽快安置这些回城知青,有关他们的信息自然越详细越好。” 不过,这也方便了宋青燕,更能够精准地招聘到她想要的员工。 下乡的知青,一般在乡下,普遍是学不到什么职业技能的,除非有门路,能够通过村里安排去当小学老师、广播站广播员等这些比较体面的工作,大部分知青都是跟村里村民一样,天天扛着锄头下地,干各种农活。 有门路的,早就比宋青燕更早回城。 现在这些还需要知青办安置的,自然是既没门路,家里也使不上劲。 为了能够提高竞争力,尽快被知青办安排工作,在职业技能这一栏上,知青们是写得非常详细,也不管是不是职业技能这一方面的,只要是自己会的,全都写了上去,有位知青就写着,自己曾经在插队地方帮着做过大锅饭,碗也洗得又快又干净。 可能觉得别的知青也会写上这个。 这位女知青在末尾地方,特意又加了一句,她把锅碗洗得都反光,并得到了当地支书、大队长,以及全体社员们的夸赞。 宋青燕看了下这名知青的身份背景,她是最早下乡的知青,但也是最晚回城的知青。 今年35岁,跟丈夫离了婚,带了一双儿女回城。 娘家父母都健在,家里有三个哥哥,均都已经早早结婚,各家生了起码俩个以上的侄子侄女。 文化水平不高,资料上写着小学毕业。 档案的右上角贴着一寸近照,明明还算年轻的年纪,但从照片上来看,看着起码四十多岁,充满了沧桑感。 宋青燕浏览了一遍这名知青的全部资料,当即把这名知青的家庭地址给记了下来,并在后面标注上“洗碗工”这三个字。 继续翻阅知青资料,宋青燕又记下了一名知青的家庭地址。 家庭背景跟刚才那位知青差不多,家里哥哥弟弟好几个,不但是最早下乡的,并且还是最晚回城的。 敲定好了洗碗工的人选,宋青燕从一堆资料里寻找合适的收银员。 收银需要算术好。 宋青燕先看各位知青写得职业技能,有写着算术比较好的,她都给挑了出来。 一共挑了六份档案出来。 但她只需要两名收银。 宋青燕先从照片上筛选,选眼神比较平和,不挑那种精光外露的,再从文化水平上筛选,选文化水平比较高的。 一轮轮挑选下,很快把多余的四份资料档案给挑了出来。 不过,收银员跟服务员、洗碗工不一样,这个岗位还是需要些技术含量的,担心她精心挑选的两名收银,最终不符合她的要求,她把没有入选的四份资料档案,也在她带来的小本本上记录下来当备选。 洗碗工、收银员的人员都算是暂时敲定了,接下来就是服务员。 宋青燕挑了六名年纪比较轻,形象比较好,看着性格也比较好,同时也能吃苦的女知青。 记录好所有女知青的家庭地址,宋青燕整理了下被她翻乱的知青档案,然后还给了周主任。 周主任:“你需要招聘的员工都敲定了?” 宋青燕:“算是暂时敲定了。” 工作是双向选择。 她目前只是单方面选好了,到底能不能敲定,得由这些知青们做最终选择。 在知青办耽搁这么久,宋青燕得赶回香丰国营饭店上班,今天是来不及上这些知青家里详谈工作的事,她就改为了明天。 第二天早班下班,宋青燕先回家看了看宋顾顾,给她喂了奶,陪着她玩了会儿,也哄得她沉沉入睡,宋青燕这才离开家里。 采取就近选择。 宋青燕先去了附近名字叫金花的女知青家里。 也就是昨天宋青燕去上班,因为小女儿回城,家里爆发激烈争吵的那户人家。 这个时间点,大家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整条小巷算是比较安静。 不过,仔细听,还是能够在巷尾地方听到极其委屈的呜咽哭诉声。 屋里。 金花抱着从乡下带来的扁扁行李,窝在屋子的角落。 金爸拧紧了眉头,看金花从头到脚都不顺眼,“你说你还回来干什么?本来家里好好的,你一来,家里都被你搅合成什么样了?难道非闹得你哥哥嫂嫂离婚不成?金花,人得要有良心,不能去当那黑心肝的!” 金花抬头,眼眶里蓄满了泪水。 她不想哭,可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 “我怎么就没有良心了?当年下乡的人本来就不是我,是我哥,是你们哄着我,骗着我,用亲情血脉绑架着我,我才不得不去乡下插队的!当初让我去当知青的时候,你们说得可是非常好听,家里一攒到钱就会给我买工作,让我回城。” “可结果呢,我在乡下等了整整五年,只等到你们攒钱给哥哥娶媳妇,给嫂子买三转一响!” 金爸梗着脖子,理直气壮地说道:“你哥是我们老金家的根,不攒钱给他娶媳妇,难道你想让我们老金家断子绝孙?” 金花:“难道我就不是我们老金家的种了吗?” 金爸:“你算个屁!” 大骂的同时,金爸还随手操起桌子上的搪瓷杯朝金花砸过去。 一阵惨叫。 金花的额头被砸出了血。 一直没出声的金妈说金爸,“你这是干什么?说归说,骂归骂,别动手打她。” 说了几句金爸,金妈去看金花,“让我看看你的额头,哎呀,真是造孽,都出血了!快起来,快起来,赶紧去卫生院包扎下。” 连拉带拽,金妈把金花从屋里给拖了出来,“你爸血压高,身体不好,刚才被你那么的一气,估计等下得要头晕,我就不陪你去卫生院了,你自己去吧。”推着金花的后背,一直往院子外面推,“小姑娘家家可不能在脸上留下伤疤,赶紧去,赶紧去吧。” 宋青燕就站在院子门口。 刚才屋子里发生的事,她听得清清楚楚。 望着金花额头上流血的伤口,宋青燕接着金妈的话,也跟着劝,“你这伤口挺深的,得尽快去卫生院处理,不然很容易感染留疤。” 金妈看向宋青燕。 虽然她不认识宋青燕,但宋青燕的话是偏向她的。 当即就跟找到同盟那般,金妈是连连点头附和,“对对对,这位女同志的话对极了,你得尽快去卫生院。” 金花紧抿双唇,僵持着不愿去。 金妈就看向宋青燕,希望宋青燕能够帮着再劝劝。 宋青燕没有听从金妈的话劝说金花,她笑着对金妈说道:“婶子,你跟我妈一样,也都非常爱自己的女儿。” 金妈不明所以,但仍旧挺了挺胸膛,“那是当然,天下当妈的,哪有不爱自己女儿的?” 宋青燕:“不过我妈每次在我出门时候,她都会往我手里塞钱的,最少也会塞两张大团结,如果我受伤了,更会火急火燎地带我去医院,即使有事,实在不能陪我
相关推荐:
漂亮大美人被腹黑校草叼走了
认输(ABO)
爸与(H)
碧荷衍生文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成瘾[先婚后爱]
我有亿万天赋
痛之花(H)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召唤之绝世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