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变送刺绣的佛像或者是佛经。 反正也都差不多就是那些东西,大家都一样,不出彩,但也绝对不会出错。 布贵人开口后,底下的新答应等嫔妃,准备给皇太后的贺礼也都差不多都是这些。 除了一个刺绣还没完工外,其他人的贺礼都准备好了。 惠嫔见状满意的笑了笑,随后又叮嘱那个准备送刺绣的早点修完准备好,就叫散了。 布贵人等人才刚刚起身准备行礼后离开,就见惠嫔像是想起来什么一般,又开口道:“章佳妹妹,本宫突然想起一件事要和你说,你暂时先留下。” 其他人闻言都下意识的看向章佳氏,见她自己也是一副迷茫的模样,在惠嫔的目光下也不敢多想,连忙行礼离开。她们可不是某些人,没圣宠,可没有和主殿娘娘叫板的底气。 等其他人都离开后,章佳氏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姿态来,脸上恭敬之色尽显。 惠嫔嘴角勾起,看向章佳氏,缓缓开口道:“皇太后寿诞前两天就是胤祥十五岁的生辰,眨眼睛胤祥都已经成人了,也到了要娶妻生子的年纪了。” 章佳氏有些不明所以,但还是笑着奉承道:“这都是娘娘的功劳,奴才和胤祥都感激于心。” 惠嫔闻言心里冷笑一声,要是真感觉她,就不会得寸进尺,不会眼红十二阿哥胤�i上次大选能够被指婚。 “你这话可别拿出去说,这都是皇上的恩泽,保佑胤祥平安长大。”惠嫔在口舌上是从来不会落人话柄,十分小心谨慎。 可这话却让章佳氏脸上的笑容一僵,随后连忙附和道:“娘娘说得是,都是皇上的恩泽,是奴才不会说话。” “行了,本宫这次就是告诉你一声,今年内务府忙着准备皇太后六十寿诞,胤祥的生辰怕是不会大办。” 章佳氏闻言嘴角反酸,心里苦笑着,惠嫔这话说得好像胤祥的生辰大办过一般,章佳氏因为受到了惠嫔的连累,并不怎么得宠,连带着十三阿哥胤祥也不怎么得宠,每年的生辰乾清宫从来都是按规矩送来的,而如皇太子胤�i、六阿哥胤�T等得宠的皇子,那生辰贺礼从来都是加倍赏,皇上的态度实在是太明显了。 下一秒章佳氏就摆正了姿态连忙说道:“娘娘折煞胤祥了,他小孩子一个,犯不着大办。” “到底是十五岁的生辰,不同其他。”惠嫔笑着说道:“你放心,就算不会大办,在阿哥所也会小办一场,本宫的贺礼也断然不会少的。” 章佳氏立马说道:“奴才替胤祥谢娘娘关怀。” “你这话可就见外了,胤祥毕竟是本宫抚养长大的,说起来,本宫现在都还记得胤祥刚刚出生时候的模样,还是小小的一个。没想到一转眼胤祥都以十五,等明年大选都得指婚了。”惠嫔自顾自的说道:“说起来宫里面的孩子,还真是见风长。” 章佳氏闻言心里微微一颤,小心翼翼的抬眸看向惠嫔。 惠嫔像是没有察觉到章佳氏的动作一般,自顾自的说道:“十六阿哥已经进上书房读书……皇长孙今年年底也十岁了,下下一界大选就能指婚大婚了。”语气酸得不行,饱含了羡慕嫉妒恨一系列情绪。 这话一出,章佳氏猛然握紧了拳头,心提到了嗓子眼,然后拼命控制着自己的表情和身体的反应。 章佳氏也是聪慧之人,在惠嫔眼皮子底下附小做低多年,对于惠嫔的某些心思她是心知肚明,对于惠嫔平时的说话习惯也是非常了解。 以前惠嫔的死穴在嫡孙身上,等弘昱阿哥出生后,惠嫔的死穴就是皇太子胤�i和皇长孙。 平时惠嫔是不会主动提起这两人的,至少在章佳氏面前如此。 一般能从惠嫔嘴里听到两人的名字,都能很明显的听出来,那种恨得牙痒痒,咬牙切齿的语气和情绪。 这会儿,惠嫔十分冷静,声音没有半点波动的说出皇长孙,章佳氏就心道「不好」,莫非惠嫔是想要…… 章佳氏是绝对不信惠嫔是在自己面前说漏了嘴,以惠嫔的小心谨慎,这事肯定是惠嫔故意的! 第298章 脑洞大开 此时章佳氏心都已经提到嗓子眼了。 但惠嫔却猛然画风一转,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闲话,然后就让章佳氏退下。 章佳氏不敢多想惠嫔此举的深意,连忙行礼退下,回到了自己的屋子,有些被惊=惊吓到了,额头起了一层薄薄的冷汗。 红芳端茶进来,见章佳氏坐在火炕上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还拿着手绢擦着额头上的薄汗,不由得一愣。 惠嫔娘娘不管内里怎么样,可表面功夫却一向做得十分到位,应该不会做出那种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人的事情。 因此自家主子这副模样,红芳有些不解,关切的问道:“主子,您这是怎么了?” 章佳氏接过茶碗,喝了两口后,才好像是被热茶激得回过神来,左右瞧了瞧,屋子里只有红芳一人,红芳是章佳氏一族送到章佳氏身边的奴才,忠心可以保障,章佳氏才小声的说道:“刚刚惠嫔娘娘特意让我留下来,和我说间提到了「皇长孙马上就要年满十岁」的事。” 红芳闻言也是心里一咯噔。 当年皇太子胤�i出痘,事情闹得沸沸扬扬的,还有敬嫔在翊坤宫当着后宫所有人的面以死明冤的戏码,以至于那事根本就不可能压下来。 当时各种流言蜚语频出,让人分不出真假,其中就有是叶赫纳喇氏一族谋害皇太子胤�i的流言。 不过这事最后却是不了了之,没得出一个真正答案来,所以那些流言也只是流言而已,虽然某些流言从逻辑上讲是说得通的,可没有证据那就是流言。 于是乎这种事情,便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章佳氏是被惠嫔送上龙床的,自己居住在延禧宫,儿子也交给惠嫔抚养。 自然对于有关惠嫔的流言蜚语,都会采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这样想等事情真发生后才不会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也因此,惠嫔一提皇长孙,章佳氏就格外紧张,因为她心里冒出来的全是坏想法。 倒也不是章佳氏内心阴暗,实在是惠嫔和皇太子那边的关系有些那啥。 惠嫔对毓庆宫那边的态度就摆在那里,章佳氏想当自己是睁眼瞎都不能,如果可以,惠嫔绝对是恨不得毓庆宫上上下下的人立马从这个世界消失。 在这种情况下惠嫔提皇长孙,章佳氏怎么可能敢往好的方面去想。 红芳也是如此,想了想才开口道:“惠嫔娘娘可是吩咐主子……”去干某些坏事? “这自然没有!”章佳氏摇头“惠嫔娘娘只是提了皇长孙一句,更多的还是在说胤祥今年就要满十五岁,明年大选就要指婚的事。只是……” 顿了顿,章佳氏颇为纠结的说道:“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多了,总觉得惠嫔娘娘说起胤祥,是在……是在……”最后几个字章佳氏的声音非常小,几乎让人听不见“是在威胁我!” 红芳安慰道:“事关十三阿哥的终身大事,主子就是在多想,也是应该的。” 顿了顿小声的问道:“主子,您觉得惠嫔是在威胁您?” 章佳氏点点头,那话说出口后,章佳氏反而心里的压力小了不少,整个人也松快了许多,对家族送到自己身边的心腹,章佳氏自然是什么话都能说“我觉得惠嫔就是想要拿捏住胤祥的婚事,逼迫我去谋害皇长孙,你也应该听过当年皇太子出痘时候的流言蜚语,当时佟家可是说查到凶手是叶赫纳喇氏一族的人动的手,这事虽说最后不了了之,可……”章佳氏给了红芳一个眼神「你懂的」。 这事惠嫔未必干不出来。 红芳闻言被吓着了,她虽然心里隐约有这么一个猜测,可只是猜测而已,章佳氏却直接说了出来,自然让红芳震惊“主子,您可别吓奴才,谋害……谋害皇长孙……这……” 章佳氏也像是被红芳此时手足无措的状态感染一般,透露出紧张和害怕“红芳,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这……”红芳想了想才开口道:“主子,这事太大了,奴才一时半会儿也没个两全其美的好主意。不过依奴才之见,这事万万做不得,一旦皇长孙真出了事,皇上肯定是要彻查的。 再则就算主子您想要做,我们手里的钉子人脉也没伸到毓庆宫,不如先将这个消息传出宫,让老爷们定夺?” 章佳氏一族在内务府的势力虽说比不上曹李两家,但也称得上一声包衣世家,毕竟是靠搞内务就得了爵位的家族,在内务府还是有些底蕴在。 但因为章佳氏位分低,圣宠平平,章佳氏一族并没有将宫里自家所有的势力都全部交给章佳氏,章佳氏就算是现在想去谋害皇长孙,她手上也没那么大的势力去支撑她完成。 “你说得对,这事咱们是万万做不得。事发后,皇上要是查到我们,惠嫔肯定会推得干干净净。” 章佳氏当然不是傻子,她是想到了这点的,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章佳氏之前才会如此紧张。 惠嫔连一句实话都不说,那话连暗示都算不上,自己要是真去干了,事后一旦被查,惠嫔肯定会将她推出去做替罪羊的。 到时候,自己和皇长孙都完了,惠嫔却能算得上双喜临门。 这种事,章佳氏自然不会去做。 但章佳氏紧张的就是,如果惠嫔达不到自己的目的,会不会将气发泄到胤祥身上了? 如今胤祥身边可是有不少惠嫔的人,随便使点坏,都能让胤祥过得不好。 胤祥不单单是她唯一的儿子,还是章佳氏未来唯一的指靠,她当然是不想胤祥受到半点伤害。 “主子高见。” “那你赶紧把消息传回去,请阿玛他们定夺。” “是!”红芳见章佳氏还是一副担忧的神色,想了想开口安慰道:“主子您也别太担心,皇子嫡福晋人选都是要由皇上亲自下圣旨指婚的,明年大选惠嫔娘娘还要给直郡王选继福晋了,如果惠嫔娘娘看好的十三阿哥嫡福晋人选身份太低,想来皇上也是会有意见的,惠嫔娘娘不会做出这种蠢事来。” 章佳氏却叹道:“你瞧瞧大福晋的家世,我就怕皇上给直郡王和胤祥都指一个那样的福晋。” 惠嫔是做不出来特意选择家世差的秀女给胤祥,可皇上却未必做不出来。 皇权时代,皇上可是什么事情都能做的出来,不要高估一个皇上的下限。 从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太子妃瓜尔佳氏到五福晋郭络罗氏,皇上给自己儿子选嫡福晋的眼光可不怎么好。 这话红芳可不敢接嘴,只能在心里想想,可万万不能说出来。 “主子,也许惠嫔娘娘并没有那样的意思了。”红芳安慰道。 或许一切都是章佳氏自己多想了。 怎么可能是章佳氏多想了! 惠嫔就是有这个意思。 只是她这人在这些事情上一向谨慎,万万做不出来直接将话说明的事,每次都是各种暗示,让别人脑补。 事后,无论成不成功,有没有被查出来,那都不关惠嫔的事。 这种事情惠嫔多是在元后还在的时候干得多,等她被册封为惠嫔后,手上有了几分势力,这种不可控的挑唆事情也没怎么干了。 当然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还能在后宫活下来占据一席之地的人都不是傻子,没人能轻易被人挑唆成功。 而有些事情,对于惠嫔来说可能是急事是天大的事情,对被人来说可能就是可有可无的事情了,所以之后偶尔出手都是惠嫔自己上。 可有了之前给皇太子下天花,被皇上查出来的事情。 惠嫔这次可不敢抱有侥幸心理,不出手那是可能不可能的,一个好的时机可没那么容易出现,所以替死鬼是必须要先安排上的。 现在前朝后宫格局,很多人已不是惠嫔想要拖下水,就能拖下水的。 想了半天,惠嫔先朝最容易的那个入手。 像这种谋害皇长孙的大事,惠嫔自然不会明说,毕竟隔墙有耳。 她就是想要利用十三阿哥胤祥,逼迫章佳氏主动去谋害皇长孙。 当然和章佳氏想的不一样,惠嫔那么聪明自然也猜到章佳氏不敢干这事,毕竟干掉皇长孙,于章佳氏那边没有半点好处,反而一旦暴露就会全族完蛋,收益和风险完全不能成比,傻子才会去做这种事情。 哪怕就算自己用十三阿哥胤祥做逼迫,恐怕章佳氏那边也会阳奉阴违。 可事实上惠嫔压根也没把全部希望放在章佳氏身上,这种事情当然是自己动手才保险,才能一击致命,不会出现什么意外,被人演戏。 因此,惠嫔只需要章佳氏那边有对毓庆宫动手的动作,就行了,因为这样已经足够她将黑锅扣在章佳氏头上了。 至于章佳氏的动作能不能有效果,那自然是能有作用最好,没成也无所谓,反正惠嫔也没指望章佳氏那边能真谋害成皇长孙。 作者有话要说:PS:左眼的卧蚕处不知道怎么肿了,眼睛特别不舒服,睁着闭着都疼,不想码字…… === 第299章 不出所料 皇上虽猜不到惠嫔准备浑水摸鱼欲对皇长孙不利,但他经验丰富,哪一次朝堂上出了大事,都有人趁机浑水摸鱼。 因此在吩咐暗卫彻查事情的同时,皇上也增加了对朝堂后宫的监视。 除了巫蛊之物外,从隆科多书房里还翻出来一本账本,皇上在暗卫离开后,翻了翻。 里面记载的内容并不出乎皇上的意料――隆科多贪污受贿的账册! 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奇怪,这种见光死的东西,为什么会存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挖个坑埋了自己嘛? 事实上从古至今这种账册都是存在的,理由很简单,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光靠记,哪能记得了记得清楚这些重要的信息? 尤其是如隆科多这种身份的人,贪污受贿的事情,如果不出现意外,完全可能是终其一生几十年都会进行的事情,长达几十年,谁能有那么好的记性。 无论是为了拿捏住别人的把柄,还是清点哪些人没给受贿,或者是哪些人没给自己上供,亦或者是害怕被人骗,被人空手套白羊,一个账册是非常有必要存在的。 看着眼前的账册,皇上心情虽然十分不好,但也算是早有心理准备,不像那些草人那样,打了皇上一个措手不及。 水至清则无鱼。 对于这事皇上门清。 朝廷众臣有人贪污受贿,那是在正常不过的事情,只要不过皇上心里的底线,没有惹出大事来,皇上根本不管,完全忽视。 谁让皇上是满人了,必须要维护八旗的利益,而八旗前面几十年,卖命为爱新觉罗家战斗,现在他们的子弟去千里迢迢的地方做官,要捞点好处,皇上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在没有超过皇上底线的情况下,朝臣贪污受贿其实对皇上而言还是一件好事,因为对方将现成的把柄送到皇上手上了,必要的时候,贪污受贿就是一个很好的让臣子完蛋贬官的理由。 因此在康熙朝经常看见很神奇的一幕,某大臣年年都被人参奏贪污受贿,可屁事没有,依然升官发财。 但等他开始偏向某一位阿哥后,要不了多久就会以「贪污受贿,结党营私」的罪名被皇上贬官。 这种事情多了,尤其是那些贬官的人,绝大多数人装几年龟孙子后,又能复起,依然做官。 你说,这贪污受贿的风气怎么可能止得住! 只要不和皇子绞在一起,贪污受贿暴露也就是低调个几年而已,这如何让大清官员,尤其是满洲八旗的官员不大贪特贪。 毕竟性命无忧。 就如这一次,皇上只是翻看了而已,然后就直接放在一旁去了,压根就没有提调查核实这事的话。 对于皇上来说,查清巫蛊之物的来源更重要一些。 皇上催得急,加上知情人都知道这事,算是顶顶大事了,因此动作十分迅速,可在迅速,要查清这种事情也是需要时间的,也比不过流言蜚语传播的速度。 原本最初的流言蜚语,还只是说舜安颜和隆科多禽兽不如那么过分的对嫡妻的事情。 可等到一天两天,佟家依然被军队包围起来,不许进也不行出,所有人都知道佟家怕是出了大事。 然后各种流言蜚语就传了出来。 不过没有一条流言蜚语说到点子上。 也对,一般人可不可能想到「巫蛊」。 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很多事情都瞒不住了。 比如梁九功请了某几位大师前去佟家,还比如这几位大师还亲自入宫去乾清宫向皇上复命。 这些消息一出,某些聪明人就想到了很多事情,不乏有想到「巫蛊」上的,但却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 除了皇太子和赫舍里氏一族接到僖嫔的消息后,在朝堂上让人参奏隆科多外,明面上其他人倒也没什么动作,但私底下却暗潮涌动。 暗卫的动作其实还是很快的,没多久就查出来了不少东西,因为查到的东西有些骇人听闻,这一次暗卫是将调查结果写成奏折,呈给皇上的。 皇上才看了一眼,眉头就皱了起来,但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总结下来就五点: 第一,额驸舜安颜养外室的事情,实锤,养那外室的时间还在他迎娶纯悫公主之前,不存在有人眼红他尚主,故意使用美人计。 第二,公主府最近几个月的人员调动频繁,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额驸舜安颜发号施令的,而被换上去的人,绝大多数也是和佟家有关的人。 第三,李四儿最初的确是隆科多岳父的小妾,而隆科多得到李四儿也的确不光彩,虽说没有铁证是隆科多害死了自己的岳父,但在岳母耳边吹风让其将李四儿卖掉的人,却是收了隆科多的好处,让隆科多之后成功的买到李四儿。 第四,隆科多嫡妻赫舍里氏的惨状,却是李四儿亲手做的。 隆科多不但不制止,反而是将赫舍里氏身边的陪嫁全都打发出府,完全纵然李四儿谋害嫡妻。 第五,在叶克书病逝之前的一段时间,隆科多和一些神神道道的汉人,但那些汉人现在却找不到人了,十几年前就消失不见了。 虽说并没有查到铁证,证明舜安颜为了外室要谋害纯悫公主,也没有查到铁证,证明隆科多使用巫蛊之术。 可这四点就足以让聪明人们,心里有事情的真相了。 显然,皇上是个聪明人。 可就是因为觉得事情的真相就是如此,皇上的眉头才紧锁着。 他没法相信,佟家竟会出这样的人! 禽兽不如呀! 对敌人狠一些,皇上能理解,可对亲人都如此狠辣,皇上真的有些接受不了。 心里百转千回,想了好一会儿后,皇上才开口道:“去查佟国维的书房卧室!找到任何东西都呈上来。” 暗卫虽然有些不解其意,但还是应了下来“��!” 皇上这不是准备对佟家大清洗,而是突然想到一件事――太皇太后临终前曾经说过,对于她谋害额捏的事情,佟家并非不知道,还曾经偷偷的带了医女入宫,只是最后额捏还是病逝了! 这事,皇上之前一直都不敢多想,一直都不敢去触碰。 但现在遇见了这样的事情后,皇上却不得不多想。 如果当年佟家知道额捏屋子里的杜鹃花有毒,那么到底是因为势力太小,担心得罪太皇太后连累到他,还是因为舍不得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故意不说让额捏去死了? 不管皇上心里有没有个答案,皇上既然想起来了这事,那么就代表着他已经有一个想法了,一个对佟家不利的想法。 查佟国维书房和卧室要不了多少时间,半天后,暗卫就捧着一个盒子进宫复命。 和在隆科多书房找到的盒子一样,是同款的,也是在书房地板下面找到的。只是里面没有放着巫蛊之物而已,就几个账册。 皇上打开看了看,脸色阴沉如墨,握紧了拳头,闭上了眼睛,他不想看到盒子里放着的某样东西。 那是一份按了手印的口供,手印的主人是他额捏以前身边的大宫女,在他额捏病逝后就自杀殉葬。 而口供的内容,一点意外都没有,就是太皇太后利用有毒的杜鹃花谋杀他额捏的事情。 呵呵! 皇上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 虽说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对这事也有一定的猜测,可真看见这东西,皇上心情不好的同时,对佟家也生起来了一些不满。 不满佟家在这事上瞒着自己。 当然怎么做,佟家肯定是有自己的一套说辞,比如:皇上当年还小,他们怕皇上知道了这事冲动行事,惹毛了太皇太后,被太皇太后夺权废帝。 可佟家就算有天大的理由,站在皇上的角度来说,也无法接受那些理由。 尤其是皇上可是孝子,身平最大的憾事就是子欲养而亲不待,这种遗憾伴随着皇太后几十年来一直接受后宫嫔妃日常请安,越发重了。 深呼吸了几口气,皇上很快的调整好了心态,毕竟这事并非他第一次听闻,心里又有了预备后,受到的冲击虽然大却有限。 睁开双眼,双眸恢复到了从前的睿智,皇上决定要快刀斩乱麻,他不可能让佟家二房就这么摆烂似的当家人关在宗人府。而且于皇上而言,比起佟家,宗室那些人更让他烦心。 “去将佟国维带来!”皇上吩咐道。 很快就有人去宗人府传话。 然后皇上让人拿来一个火盆,将那张口供,烧了。 这事,事关额捏的名誉,皇上不敢彻查深究。 没过多久佟国维就出现在皇上面前。 皇上也没和佟国维说什么废话,直接将暗卫调查出来的结果拿给他看。 最初佟国维还没什么反应,虽说没有铁证,可早在那一天,佟国维心里就差不多已经认定了那些事情,就是隆科多和舜安颜干的,当然不会奇怪。 可看到最后那一条,佟国维却在疑惑不解的同时,心下意识的猛烈跳动起来。 第300章 偏心佟家 这不可能! 这是佟国维的第一反应,无论是出于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待,还是出于一个政治家的立场,他都不相信这事。 但…… 在几秒后,佟国维又接受了这个事实。 倒不是他见了棺材掉泪了,而是他相信这种大事,再加上自家和皇上的关系,皇上肯定是再三确认无误后,才会给他看。 在接受了这个事实后,佟国维仿佛一夕之间就衰老了十多岁。 无论是隆科多因为自私谋害兄长叶克书,还是隆科多真碰了巫蛊之术,都让佟国维伤心。 日更新📌威: ⓙⓘ⓪❼⓪❶ⓘ 然而更让佟国维伤心的是,经过隆科多这事后,皇上怕是不会像以前那样信任佟家了! 皇上对佟家自然偏心,可佟国维知道这偏心也是有底线的,但凡是超过底线,皇上可不会偏心佟家,一如当年佟贵妃只是贵妃而非继后。 显然隆科多干的这事,就超出了皇上容忍的底线。 而且还不是一般的超出。 有些事情根本就不能做,一次也不行,因为就那么一次就能摧毁别人对你的信任。 隆科多触碰了巫蛊,那么但凡是知道这事的人,都不会相信佟家就隆科多一个人触碰了巫蛊,肯定是觉得佟家其他人也有这方面的想法。 见佟国维跪在地上低着头沉默不语,皇上冷冷的开口道:“舅舅,朕想你应该知道怎么做,你应该庆幸,你是朕的舅舅。” 换做一般人,肯定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结局。 听到这里,佟国维才猛然一个机灵回过神来,现在不是悲伤的时候,不是在心痛家族资源打水漂的时候,现在得要先摆平这事。 佟国维连忙俯身磕头,表明知道的态度“奴才叩谢皇上恩典,必不会让皇上失望!” 皇上的意思他明白,也在心里松了一口气,到底皇上还是看重孝康章皇后名声的,并不准备将这事摆在明面上来闹大。换句话说,皇上并不准备以「巫蛊」的罪名处罚隆科多。 但这并非是皇上准备绕过隆科多了,皇上只是不想自己动手而已,毕竟众所周知在大清「贪污受贿」的罪名可罪不至死,而能让隆科多处死的罪名,几乎是隆科多不会犯了,比如通敌卖国、造反之类的大罪。 所以,皇上那话的意思就是,让佟国维自己动手,对自己的儿子动手,让其病逝。 虽说隆科多最后还是难逃一死,但对于佟家来说,这两者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前者那是罪无可赦,会留下千古骂名,影响佟家名望。而后者,完全可以伪装成一个意外。 这自然是恩典,一个天大的恩典。 哪怕消息泄露出去了,但只要皇上没表态,那一切都只是猜测而非事实,别人也不能拿流言蜚语来攻击佟家! “望舅舅日后好自为之。”皇上冷冷的说道。 佟国维正沉浸在家族逃过一劫的情绪中,并没有听出来皇上这句话的深意。 草人、口供……摆在皇上面前,皇上再也没办法欺骗自己了,佟家或许是在大方向和他立场一致,但也有分歧点,而那些分歧点却触及了皇上的底线。 皇上这人,一定坚定下来某种想法,那就不会改变,也不会心软,心硬得简直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一如历史上,佟国维在一废太子后支持胤�T,皇上就将其直接贬官,至死都没有复起。 和佟国维谈话后,皇上很快就下了口谕。 舜安颜宠妾灭妻杖责一百十大板,那位外室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起赐死。 隆科多宠妾灭妻杖责九十大板,李四儿谋害诰命夫人赐死。 佟国维的嫡妻赫舍里氏,因为管家不善,剥夺诰命。 至于其他罪名,皇上提都没提,单就「宠妾灭妻」来说,按照大清律法的确是这么法的,皇上没给半点减免。 可众所周知这事,宠妾灭妻那就是个添头,甚至于连添头都算不上,其他的事情牵扯出来的罪名,哪一项不比这个严重。 可皇上的态度就是这个态度,他不准备深究,就算底下的人把隆科多告到天上去,皇上不开口彻查,你就算拿出铁证来,也没用。 呵! 皇上果然偏心佟家! 这是不少人的想法。 不少人都对佟家投去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然而被众人觉得是幸运儿的佟国维,这个时候去冷汗直冒。 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回府的佟国维,才发现自己藏在书房里的东西不见了,在这个节骨眼上不见了,那还有第二种可能吗? 没有! 肯定是被皇上拿走了。 贪污受贿的那些账册还好,关键是里面还有一份口供,一份佟家原本打算用上,最后却没机会用上的口供。 那份口供,对太皇太后来说是一个炸药包,随时随地能将她炸一个粉身碎骨。 可对于佟家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人心隔肚皮,谁会知道皇上看到那份口供心里会是怎么想的。 佟国维原本还准备玩点小心思的心,这会儿是半点心思都不敢玩了,老老实实的执行皇上的意思。 舜安颜的外室和李四儿直接就在大牢内就被赐死,而舜安颜和隆科多也是挨了大板后,才被送回佟府。 众所周知,打板子这事,水分特别大,尤其是大牢这种地方。 可以十板子下去就要你半条命,二十板子打下去就将你打死。也可以打了二百大板,连皮都完好无损,屁事没有。 舜安颜和隆科多自然享受到的是前者的待遇,大板下去虽然没当场要了他们的性命,但也要了半条命,整个后背臀部打完后完全血肉模糊。 然后就一直在家里养病,原本这事并不出人意料,毕竟被打了那么多大板嘛,不少人觉得这处罚还太轻了。 只是没想到,还没到年底了,就一前一后的听到了舜安颜和隆科多病逝的消息。 让不少人都下意识的浑身一颤。 当然这都是后话,皇上快刀斩乱麻的解决这事后,很多人都对着结果不满,云果也是! 就打板子,熟知这其中水分的云果,自然也觉得太轻了。 眉头紧皱,云果是真没想到,皇上会压下巫蛊,完全避重就轻就以「宠妾灭妻」的罪名来处罚。 老实说,对于这结果,云果有些意外,可又有些在意料之中。 嗯,对于皇上偏心佟家,是意料之中的事。 只是云果,没想到皇上会偏心到这种程度。 那么,这么说来,上辈子雍正得到帝位,怕不是还真是后世人推测的那样,其中有佟贵妃的一份功劳在。 至于传闻中,是隆科多在皇上驾崩后更改了圣旨,这个就当笑话听听好了。 首先圣旨的材质可是特殊材质和特殊工艺,一般匠人可制造不出来,而且其中不同的圣旨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防伪暗记」,这造假难度比玉玺难多了。 其次皇上驾崩后宣布新皇的圣旨,可是汉语满语共同书写的,无论是汉语还是满语,改字都不可能,因为这是圣旨,有一点点笔画停顿都会重写。 最后就是印章,清朝的玉玺,不像秦汉时候,只有一枚传国玉玺。清朝的玉玺多着了,因此圣旨上一般都会盖两到三枚玉玺。 而老皇帝驾崩,留下圣旨宣布新皇帝的事情,这在大清朝还是头一次,不是皇上这个当事人,谁都恐怕没办法确定最后圣旨盖那几枚玉玺,这种事情一旦盖错,那是会出大问题的。 如果这都被隆科多预料对了,那他还扶持雍正做什么,直接造反,自己当皇帝得了。 好吧,就算他不造反,那也不用扶持雍正呀!扶持那些年幼的小阿哥不是更好,更符合利益! 那些在小佟氏成为贵妃后出生的小阿哥,名义上小佟氏可都有一个教养的名分在,谁让小佟氏当时在后宫位分最高了。 到时候把小皇帝架空当个傀儡,自己做个权臣,岂不是美滋滋。 犯得着去扶持一个已经有自己势力有自己心腹的实权派皇子吗? 至于说,会有人不信圣旨,反对的事…… 信不信真这么弄了,反对的人绝对没几个。 因为那又是一个先帝初年和皇上初年,皇权尽散宗室和权臣之手的局面,到时候无论是宗室还是朝堂,肯定都乐于见成,谁不喜欢自己手上的权利变得更多了。 所以那流言就当个笑话听听就行。 笑话归笑话,皇上对佟家的偏心可当不成笑话。 这种事情都让皇上给压下去了,云果实在是有些不甘心,毕竟她筹谋了那么久,可不是就得到这么一点结果。 偏偏这事,她现在可不敢沾,什么动作都不敢有。 只能赌人心。 可「人心」这玩意,有些时候真的是赌不起的。 尤其是某些聪明人,并非没人将巫蛊的事情卖给皇太子和大阿哥胤�A等人,然而都是聪明人,在皇上都表明态度的情况下,和皇上刚正面那是绝对不明智的。 因此这事表面上也没人敢轻易提起,不然这岂不是不打自招,自己不是在军队就是在佟家安插了眼线。 谁会那么傻了。 大家都不傻。 生气要报复,只会私底下谋划。 于是乎,在舜安颜和隆科多没有病逝之前,这事就以皇上在一次偏心佟家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PS:关于对宠妾灭妻的处罚,来源于《大明会典》规定,以妻为妾者,杖责一百;妻子尚在人世,以妾为妻者,杖责九十,并责令改正名分,让妻为妻,妾为妾。 如果有妻还要娶妻,即重婚,仍杖责九十,并明令双方离异。清朝建立后,对于妻妾失序的处理基本照搬了明朝法律。 === 这事还没完,只是一阶段完了~ === 第301章 气愤不已 对于这种结果,除了云果这个幕后黑手不满外,最为不满的就是赫舍里氏一族了。 有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赫舍里氏一族的格格,被
相关推荐:
林峰林云瑶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壮汉夫郎太宠我
三金影后是伪娘[娱乐圈]
对不起师兄:我撬了我的“嫂子”
【黑执事bg】切姆斯福德记事
我在东京真没除灵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高门美人
穿越之八零大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