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综漫] 肝帝辞职不干了 > 第57章

第57章

阿霸垓右翼旗,扎萨克多罗郡王彰噶喇普之女。 = 来自漠南蒙古阿霸垓部,身世非同寻常。太宗的懿靖大贵妃、康惠淑妃,世祖的端顺妃,都是来自这个部落。 = 皇太极第十一女,嫁给阿巴垓部领主家族的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这位公主死了,后面又将礼亲王代善的第十二女嫁给噶尔玛索诺木。 = 牛逼程度不用多说~ ==== 十二福晋沙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大学士、伯马齐之女。 = 一提到富察氏,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高宗的孝贤纯皇后一门。 但其实,在皇太极、顺治朝,沙济富察氏并不算多显赫,因为沙济富察氏坑就坑在努尔哈赤的继妻富察衮代上,皇太极上位后,是狠狠的打压富察衮代母子几人和其势力。 = 不过沙济富察氏有底蕴,镶黄旗有四个佐领,正黄旗有四个佐领,一共八个佐领,当然其中四个都是康熙八年后才有的。 = 另外了,十二福晋这一支和继妃富察衮代那一支亲戚关系有点远,早在投靠努尔哈赤之前的一百多年就分了家,所以皇太极打压得并不厉害,毕竟满人并不多,有能力的也没几个。 = 十二福晋家,从曾。 祖父哈什屯起家,虽然本事有,官职看着也不低,可一直都混不到金字塔的顶点,算不上一流世家,更不要谈顶级,这点从他儿媳妇是小门小户的乌雅氏就能看得出来。 = 不过他儿子米思翰倒是有点机遇,先是因为康熙忌惮钮祜禄氏一族,将他提拔起来,随后又是迎合了康熙力主撤藩,算是入了康熙的眼。 = 只可惜米思翰在平三藩的时候为了筹谋粮草累死了,但这也不妨碍康熙记得他的好,之后他的儿子马斯喀、马齐、马武等,纷纷被提拔,等索额图和纳兰明珠倒了后,更有「两马吃遍天下草」的流言传出,二马就是指马齐马武。 = 众所周知马齐是八爷党,但是雍正帝即位后,下的第一道朝政上的圣旨就是:令胤�T、胤祥、隆科多、马齐出任总理事务王大臣之职,这官职差不多相对于丞相。 并恢复马齐曾被削去的世职,令世袭罔替。可见富察氏一族当时的实力。 = 不过十二福晋刚刚被指婚的时候,也就是康熙四十年左右,十二福晋的家世只能算刚刚摸到上等人家的边,家里有八个佐领,阿玛叔父都是皇上的心腹。 = 但是她姐姐只嫁了一个宗室镇国将军,并没有像其他大姓人家那样联姻亲王、郡王、贝勒之类的。 所以刚刚指婚时候的家世应该是比不上太子妃、三福晋、九福晋等人。 = 但是架不住她阿玛、叔伯、兄弟等人有真本事,又在对的时间遇见了对的皇帝,所以家族是一路高升,在乾隆朝达到顶峰。 ==== 十三福晋兆佳氏,满洲正白旗,尚书马尔汉之女。 = 兆佳氏本身并不是满洲的豪门大姓,十三福晋这一支来自胡布察,不过却是旁支,本家在满洲镶白旗,有两个佐领 = 十三福晋的高祖父叫觉色,祖父额赫礼只是个前锋校,但是额赫礼之子马尔汉,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康熙朝中期的重要大臣,十三福晋被选为胤祥的嫡妻,主要便是这一层关系。 后来由于胤祥在雍正朝的得势,马尔汉一门的地位屡被提高,不过最终其门第还是不如其他的世家,后代基本都是中下级官僚。 = 换句话说,其实大福晋、五福晋、十三福晋的家世是差不多的,两个拼爹,一个拼祖父。 = 别看胤祥的额捏被追封为敏妃,就觉得康熙宠这母子几人了,真是宠,嫔位可没填满了,完全可以晋位,康熙四十年册封和嫔和良嫔,嫔位也才四人。 = 追封的原因,恩宠肯定有一些,但我觉得更多是出自于要给敏妃生的两个公主指婚蒙古做准备,这样能让蒙古觉得脸上好看点。 ==== 十四福晋完颜氏,满洲镶红旗,礼部侍郎、骑都尉罗察之女。 = 根据族谱的记载,原是金世宗的后裔,家谱以打虎的杭爱为近祖(时间大概是明朝)。 杭爱的五世孙,有一位叫博尔晋的,国初归来,是十大扎尔固齐之一,封一等男,娶了穆尔哈齐的第八女为妻。 = 博尔晋的第一子叫本托辉,任都堂。其子罗多理任护军参领。 罗多理的第二子罗思汉袭叔父的二等轻车都尉,也任护军参领,这就是十四福晋的祖父。 而十四福晋的阿玛叫罗察,袭骑都尉,任侍郎,其嫡妻则是宗室图吉之女。 但是由于博尔晋的爵位由其第四子一支继承,所以十四福晋这一支只是旁支。 = 完颜氏在满洲镶红旗有十个佐领,在其他八旗还有两个佐领,另一房人尚过郡主。 ======= 只说各位福晋在「指婚」时候的家世对比: = 第一等:太子妃、三福晋、九福晋、十福晋、十五福晋、十七福晋。 = 第二等:四福晋、七福晋、八福晋(八福晋是被她阿玛坑了,如果她阿玛没倒霉应该可以排第一等。)、十二福晋、十四福晋。 = 第三等:大福晋、五福晋、十三福晋。 = 其中因为大福晋娘家没有佐领,所以硬算起来在清初的时候,其实是要比五福晋和十三福晋家世差一些。 = 如果十六福晋真的是 沾河郭络罗氏那一家,那可以排到第二等。 ===== 十五福晋是太子妃的亲妹妹,按照「龙行天下」小天使的说法,把太子妃妹妹指给十五阿哥,是想让太子照顾幼子,让十五阿哥三兄弟跟着太子混。 = 这点我是认同的,我也认同小天使说的,康熙从来没有想过让其他儿子动摇皇太子的地位,因为自古造反都是造皇帝的反,谁去造太子的反。 = 按照历史来看三阿哥表面上亲近皇太子,四阿哥忠心皇帝偏向皇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靠边站不理皇太子也不理大阿哥,八阿哥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八阿哥,皇上要「划分」给皇太子,十三阿哥、十七阿哥跟着四阿哥混也偏向皇太子。 = 另外十四阿哥跟着八阿哥混,亲哥四阿哥又是偏皇太子的,按理说十四阿哥也应该偏皇太子…… = 如果我是大阿哥胤�A,看着弟弟们嫡福晋的家世,和康熙的动作。 我心态不炸裂才怪,感觉是谁,谁心态都会爆炸。站在大阿哥胤�A的角度上看,都是儿子康熙实在是太他妈的偏心了。 = 也就不怪大阿哥对着太子干了,一方面是真想干倒太子,一方面估计也是故意要和康熙对着干,表明自己的不满。 = 所以呀,康熙的心是真的偏,得宠的和不得宠的待遇差距太大。 === PS:算上本章说,一万五千字+,满足不~ == 第186章 例行公事 比起别人还对皇上有那么一丝幻想,觉得皇上不可能如此心狠手辣,毕竟虎毒不食子。 云果可是知道皇上心狠起来有多恨,哪怕是自己的儿子,那也是恨不得对方去死。 想到自己上辈子的儿媳妇郭络罗氏,云果才发现其实上辈子很多事情她都没有看明白看清楚,有些事情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皇上到底是无心还是有意,云果不敢抱有侥幸心理。 再仔细想想,上辈子但凡是跳出来和皇太子相争皇位的皇子,后面都倒霉了,没有人例外。 最后的赢家是一向低调隐忍看似不爱权势的雍正,要知道上辈子的雍正当真是好演技,连他亲额捏德妃乌雅氏都被骗过了,以为他真是喜欢礼佛淡薄权势,以至于后面全力支持小儿子。 这才有雍正登基后,德妃乌雅氏吐口而出的那句「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这不是德妃乌雅氏不满雍正登基,也不是德妃乌雅氏偏心小儿子,不想大儿子好,而是对雍正登基的事情完全意想不到,雍正之前的演技骗过了很多人人。 云果想起来了后世对雍正的评价:争是不争,不争是争,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更重要的是――皇上太偏心皇太子了。 最后皇上选择雍正,能力性子是一,恐怕还有照顾皇太子和佟家,以及报复那些将他最宠爱的儿子拉下马的人的想法。 哪怕是已经经历过一辈子,这辈子想到这点,云果心里依然恰了一下柠檬,谁让她也有儿子了。 云果抿了抿唇,在意识到这点后,她的某些计划就得改变一下,皇太子讨不讨厌她们母子无所谓,关键是皇上那边的想法。 现在看来温僖贵妃果真不愧是皇后娘娘的亲妹妹,在这方面她倒是比其他人看得都明白。 而后宫的其他人,别说惠妃了,荣妃、宜妃、德妃上辈子也不是没有这方面的野望,为此做过不少小动作。 只有温僖贵妃从一入宫就是一副低姿态,在赫舍里氏一族的事情上更是处处退让,难怪能在皇上那么忌惮钮祜禄氏一族的情况下,还能让皇上默许她生下皇子。 温僖贵 妃是在某些事情上比不上皇后,但那也是因为身份和处境不一样,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云果觉得之前不应该小视她,甚至于她的很多行为举止都值得深思借鉴,不过还好这辈子温僖贵妃已经嫁人了,不可能在入宫,于自己没有威胁。 怎么能「不争」了? 云果眯了眯眼睛,她得好好想想才行。 皇太子那边也得动动才好。 现在云果已经全面抛弃了让皇上厌恶皇太子的各种手段,这完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招数。 但她自己不能做,不代表别人不能做,云果可以借刀杀人,毕竟人心是永远平不了的。 再则,现在皇太子身上的仇恨值还不够深,指婚的事情,得十几年后各位阿哥都指婚了才能看的出来,所以她得再帮皇太子狠狠的拉一把仇恨值才行。 第二天,云果早早起床梳洗用膳,然后去了翊坤宫。 昨天虽然没有人亲自去延禧宫给惠妃道喜,可想想也能猜到,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心里幸灾乐祸着了,至少皇太子一党肯定会幸灾乐祸。 其实在这事上,除了皇太子一党外,别人还真没多少实际上的好处。 只是怎么说了,在皇宫这地方,看见别人倒霉了,别管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反正对自己肯定没坏处。 对自己没坏处,那就是有好处,怎么能不幸灾乐祸一副自己是胜利者的姿态去看待那些倒霉货。 再则,之前惠妃高调选儿媳妇的姿态,也着实是碍着了不少人的眼,现在见惠妃不能得偿所愿,自然有人幸灾乐祸。 不说所有人,至少不少人都是这样的心态,所以在惠妃走进来的时候,不少人脸上都是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看上去倒是有几分滑稽。 “给惠妃妹妹道喜。”佟贵妃第一个开口,有了养子后的贵妃娘娘又抖起来了。 眼瞧着虽然折腾了一些,但愿望一个又一个的实现,佟贵妃心里的野心也膨胀了不少,自然对于皇上给大阿哥胤�A指了一个不怎么样的嫡福晋表示特别高兴。 佟贵妃头一个开口,底下就有不少人跟进,纷纷给惠妃道喜,虽然绝大多数人都自觉没什么可喜的,可这要是不道喜,又怕被惠妃记恨上。 “谢诸位姐妹的道喜,大家同喜同喜。”惠妃脸色不变的说道,生气什么的,昨天她就已经生完了,而且惠妃在宫中多年,哪能不知道宫中嫔妃的德性,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想要看她的笑话,没门! 惠妃笑盈盈的说道:“一想到想到儿媳妇过门后,不日就有皇孙出生,我呀,喜得都睡不着觉。” 众人脸上的笑容一顿,想到「皇长孙」这个词,都有些没法平复自己的心情。 有子嗣的当然是对此嫉妒恨,惠妃不知道靠着一个「长子」得了多少好处,眼瞧着「皇长孙」也要收入囊中,这心里怎么可能不恰柠檬。 而没子嗣了就更不要说了,人家孙子都快有了,自己孩子都没有,对比太强烈,柠檬更是恰个不停。 场面突然有些安静。 还好这个时候皇后从屋子里出来了,众人连忙起身行礼,这才打破了刚刚那短暂的尴尬。 “尹答应和牛答应新入宫,底下奴才可有怠慢的?”皇后开口道。 坐在最后的两个新鲜面孔,听见自己被点名,连忙起身回道:“奴才多谢主子娘娘关怀,奴才一切都甚是妥当。” 皇后娘娘微微颔首。 众人这才像是回过神来一般,突然想起皇上这一次大选还选了两个秀女入宫了,都是汉军旗的,一个是尹氏,一个是牛氏,被皇后娘娘分别安排进了长春宫和启祥宫。 都被大福晋吸引了注意力,倒是忘了这一茬。 不由得,不少人看向两人的眼神,各种不善。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呀! 不过好在很快众人就安下了心来,因为皇上在新鲜了一个月后,两个新人就不怎么得宠了。 时间这么一转,就到了大阿哥胤�A大婚的日子,期间除了庶妃章佳氏诞下十三阿哥外,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而十三阿哥不出意外的被惠妃抱养了。 说起来这一年多来,延禧宫那边倒是喜事不断,看得不少人眼红。 皇子大婚,那是皇后、礼部和内务府的事情,别说云果了,就是惠妃这个生母能插手的地方也不多。 别管对伊尔根觉罗氏这个儿媳妇有多不满意,表面上惠妃总是一副喜气的表情,对于儿媳妇也是多有夸赞。 惠妃性子是有些要强的,不管内。 里如何,都不会让别人看了她的笑话。 而且惠妃也聪明理智,皇上亲自指的婚,自己对儿媳妇恶语相向,那不是表明自己不满意皇上吗? 之前才吃到了「失宠」苦头的惠妃,怎么可能会再犯。 婚礼是在北头所办的,作为宫妃的云果自然是不可能去阿哥所凑热闹,皇子大婚宫里虽然一派喜气,可和宫妃却没多大关系。 云果也只是在晚上临睡前叮嘱身边的奴才,将明天给大阿哥胤�A夫妇的新婚贺礼准备好。 第二天不用去翊坤宫请安,但云果也早早的起床梳妆打扮,今天要见新人。 对于大阿哥夫妇,云果没什么感觉,上辈子云果的确是和大福晋相处过,但碍于底气不足,大福晋一向低调与人和善,和云果自然没有什么冲突和矛盾,双方也就是面子情而已。 客客气气的接待了大阿哥夫妇,云果又笑盈盈的送走了两人,仿佛例行公事一般。 和云果例行公事一般的态度,惠妃心里就颇为有些百味杂陈,一方面是高兴自己儿子大婚,长大成人,要是大福晋肚子争气很快就有孙子抱了。 另外一方面明明是自己的儿子大婚,结果自己却是最后一个受礼的,惠妃心里有些小疙瘩。 按照规矩,皇子大婚后,新婚夫妇先要去乾清宫给皇上请安,然后去慈宁宫给太皇太后请安,再去宁寿宫给皇太后请安,然后是去翊坤宫给皇后娘娘请安。 因为生母身份原因,大阿哥夫妇还要去承乾宫给佟贵妃请安、然后去拜见储秀宫的宣妃、永和宫的懿妃、钟粹宫的荣妃、长春宫的宜妃,最后才是惠妃。 顺序是不能乱的,所以得绕皇宫来回好几圈,还都是走路,等大阿哥夫妇到了惠妃那里,两人都有些疲惫不堪,时间也已经日上竿头,外面艳阳高照,惠妃瞧着就心疼不已,不由得暗恨自己分位太低,苦了自己的儿子。 要知道如果是皇太子,那只用去给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和皇后请安就行,不但不用拜见宫妃,还得宫妃向他们请安,完全是天差地别的差距。 作者有话要说:PS:康熙二十五年除了大阿哥胤�A指婚外,真的没什么好写的,我就一笔带过,二十六年上半年也没什么好写的,下半年才是年度大戏……这章算是过渡。 == 第187章 章佳流产 皇宫里多了一个大福晋,似乎和以前相比有那么一丝不同,但总体来说却又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皇宫还是皇宫。 这不,在大福晋嫁入皇家的喜气还没散去。 一天,众嫔妃给皇太后请安后散去,在回宫的路上突然仙贵人脚下一滑摔倒在地,倒地之前下意识的拉身边的奴才,结果这奴才也没站稳,然后主仆都摔倒了,引起了连锁反应,撞倒了身后的庶妃章佳氏。 然后…… “疼,我肚子好疼……”庶妃章佳氏一边痛苦的哀嚎道,一边心里升起了一个不好的想法。 不会是…… 这个时候走在前面的惠妃闻讯已经停了脚步,转身过来,见状连忙吩咐道:“快,快将章佳妹妹抬回延禧宫,快去请太医。” 还好延禧宫离这不远,没过多久仙贵人和庶妃章佳氏就被安排到了延禧宫。 而这会儿功夫,消息已经传开了。 “仙贵人摔倒在地,撞到了身后的章佳庶妃。”宁寿宫的太监和皇太后禀告道:“奴才听说章佳庶妃捂着肚子喊疼,瞧着怕是不怎么好。” 皇太后虽然自己没宫斗过,可也不是没有见过,闻言心里就大致猜到了一些。 其实这事和皇太后没什么关系,章佳庶妃就是因此小产了,那也和皇太后没关系。 可架不住其中扯到了仙贵人。仙贵人当然不是蒙古科尔沁出身,可到底也是蒙古人,作为蒙古出身的皇太后当然也要维护一二,更不要说还是从她这里出去后出的事。 此时云果和宣妃正坐在皇太后面前,云果闻言说道:“仙贵人好歹也是蒙古出身,宣妃姐姐又是储秀宫的主位,怕是得走一趟延禧宫。” 一宫之主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什么事情都有两面性,不可能全是好处没有坏处。 好处不必再多说,这坏处吗,自然是但凡你宫里的人出了差错,逢管是不是你指示的,你都有一份错。 就好像皇后一样,后宫但凡是有事发生,都会被扣上一个「管教不严」的罪名。 老实说,听上去挺冤枉的。 可享受了好处,就得承担坏处。 这世界上就没有十全十美半点坏处都没有的事。 就算天 降一万两金子,也要小心别人眼红,半夜杀人越货。 宣妃听了云果的话,面色有些难看,不过仙贵人背后也是蒙古大族,宣妃还真不敢不管她,只能起身向皇太后告辞,云果自然也一并告辞离开了宁寿宫。 因为是仙贵人和庶妃章佳氏的事情,云果又没有协理后宫宫务,自然不能插手其中,便没有和宣妃一起去延禧宫而是回了永和宫。 “去打听打听,庶妃章佳氏如何了?”和宣妃分开后,云果对着小林子吩咐道。 在心里算了算,上辈子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庶妃章佳氏皇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的时候。 如此一来…… 不管从哪方面想,总觉得是算计大于巧合。 惠妃呀,可从来都不是心慈手软的人,云果可是知道惠妃对别人有多狠。 记得上辈子汉军八旗的高氏大选入宫,分到了延禧宫,皇上对其甚是宠爱,四年三胎,比当年的荣妃更胜一筹。 高氏位分低自然是不可能亲自抚养孩子,于是就交给了惠妃抚养。 云果记得当时好像是传闻,嗯,至少她听到的是传闻,高氏私底下对惠妃颇为有些不满,然后没过多久高氏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 是不是惠妃做的,云果不清楚,但她知道惠妃肯定在一旁袖手旁观,不然以当时皇太子一党倒霉,大千岁党势力威望几乎达到顶峰,惠妃会护不住一个小皇子一个小公主,开什么玩笑,只不过是不愿意护而已。 在这个西医不发达的古代,小孩子的夭折率本就高。惠妃撒手不管,高氏自己管不了,全凭奴才,能起什么作用,夭折太正常不过了,说句过分一些的话,不夭折那才是奇迹。可奇迹这玩意,不是想有就能有的。 直到高氏挨了现实的毒打,变得老实恭顺起来,她幼子才得以平安长大,可惜那个时候高氏已经不得宠了,皇上早就有了新的宠妃,不管高氏心里有什么想法,都只能老老实实的在惠妃面前伏小做低夹着尾巴做人。 惠妃自己不得宠了,怎么可能喜欢宠妃,尤其是踩着自己上位的宠妃。 皇上去睡庶妃章佳氏,惠妃自然没办法,她不可能拦着皇上,但庶妃章佳氏想要母凭子贵踩着自己上位,惠妃自然会施展自己 的手段。 仔细想想,上辈子皇上晚年真正能称得上宠妃的人,除了大选出身家世比四妃还要高的和嫔瓜尔佳氏外,就只有江南曹李孙三家做靠山的密嫔王氏,这两位光看身份就不是一般人。 其他普通的嫔妃就是得宠那也只是昙花一现的宠爱,甚至于有些人连昙花一现都没有,这其中有皇上花心的原因,但更多还是在于高位分嫔妃的打压,像庶妃章佳氏那几年也算得宠可却被德妃乌雅氏压得死死的。 回到永和宫,换好一身轻便的家常衣服,云果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等待着消息。 消息来的不慢,没过多久小林子就快步走了进来“主子,章佳庶妃小产了,据太医说落了两个多月的身孕。” “唉!”云果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蒋嬷嬷你下去准备一份慰问品。” 蒋嬷嬷知道云果这是有话想要单独对小林子说,顺从的应下“是。” 等屋子里没其他人后,云果才开口道:“延禧宫那边现在怎么样?” “听说章佳庶妃有些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哭着了,但仙贵人一口咬定她不是故意的,是突然滑了一脚才摔倒在地。” 小林子顿了顿又说道:“宣妃娘娘和惠妃娘娘都不敢做主,听说派人去请示皇后娘娘了。” 云果点点头,然后勾了勾手指头示意小林子凑近一些,小声的说道:“让延禧宫的那人动动嘴,让他和章佳庶妃说此事是惠妃所为,她身边有惠妃的眼线。” “奴才明白了。”小林子迟疑了一下后才开口道:“主子,您说这事到底是谁做的?” 云果轻笑道:“事已至此,谁做的并不重要,关键是谁得利才是最重要的。”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庶妃章佳氏在生下一个儿子对高位分的嫔妃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改变不了后宫格局,皇上再喜欢她也不可能立马将她册封为妃。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总有些聪明人喜欢未雨绸缪,这头一个怀疑对象自然是惠妃了。 “而且,这话本宫又没有骗她,惠妃肯定在章佳庶妃身边安插了眼线。” 云果实在是太了解惠妃了,惠妃是一个聪明人,而且还是一个极有自信的聪明人,聪明人嘛都喜欢想多,都喜欢未雨绸缪,说。 惠妃没有在章佳氏身边安插自己人,把云果杀了她也不信。 小林子微微点头,对于这事的确大家心里都是如此猜测的,毕竟惠妃才在戴佳贵人那里失手过,第二次要是还什么防备都不做,惠妃也当不了五妃之一。 “主子,要是章佳庶妃顺藤摸瓜,想要改庭换面?”小林子有些迟疑的说道。 云果摇了摇手中的团扇“你让那人别画蛇添足,只需要做本宫吩咐的事情就行,章佳庶妃是个聪明人,越是聪明的人越是相信自己亲眼看见的听见的,咱们只需要在章佳庶妃心里埋下一个怨恨惠妃的种子就行。” 她还想让大阿哥胤�|在前面顶着皇太子十几年,好让自己的儿子平安长大结婚生子,这个时间点云果心里就算再恨惠妃,也不会主动出手对付惠妃。 章佳氏那里只是她想抢先落下一子而已,就算未来起不了作用,也不过是再多花费一些精力算计而已。 惠妃,云果可是给她准备了一个特别「体面」的死法。 到时候如果章佳氏按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不过是让惠妃死的更「体面」一些而已。 “你继续盯着延禧宫,有什么消息及时禀告本宫。”云果吩咐道。 “奴才遵命。”小林子领命后,退了出去。 云果坐在炕上,眼眸低垂着,庶妃章佳氏,倒是让她想起来了上辈子的自己,在惠妃面前活得也是如此战战兢兢,母子两人被惠妃拿捏得死死的,连呼吸都不敢大口喘。 不过,这并不代表着云果会对庶妃章佳氏施以援手,上辈子和这辈子她和庶妃章佳氏的交情都达不到这个程度,甚至于在某些事情上两人的立场还是相对的,不过是有些感同身受的感慨而已。 身不由己就是如此痛苦,处处受制于人。 以章佳氏的聪明,想来她心里肯定会怀疑上惠妃。但那又怎么样,别说章佳氏没证据,就是有,等她冷静下来后,也不敢捅出来。 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来,别忘了十三阿哥现在还在惠妃手上了,章佳氏是绝对不敢赌的。 云果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仇恨变成一个种子,让其慢慢的生根发芽…… 第188章 身后之事 庶妃章佳氏被仙贵人撞到小产的事情,怎么看都是仙贵人的锅。 但仙贵人不傻,在她滑倒的后,就让自己身边的奴才将案发现场看管起来,倒是还真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在仙贵人摔倒的地方,地上被人撒了爽身粉。 不仔细瞧的话还真瞧不出什么来。 可明明前面走过去的惠妃等人就没事。 这…… 要说是故意针对庶妃章佳氏的又有些不像,毕竟庶妃章佳氏之前可没有爆出自己有孕,她自己的不知道,别人怎么会知道了? 再说了,一个小小的庶妃,就算生下了皇子,那也是包衣出身,不值得别人故意去针对。 意外? 那就更没人信了! 这事最后以仙贵人禁足半年,而章佳氏被抬为答应,告终。 连佟贵妃当年早产,最后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不要说没多少家世背景的章佳氏了。 无论是太皇太后还是皇后、佟贵妃现在都没有精力为章佳氏主持公道。 “咳咳咳……”皇后用手绢捂住嘴,轻咳了好几声,喝了口水,平复了一下起伏不定的胸膛“原来皇上一直没有碰宣妃,这倒是不好办了……” 原本皇后是准备让储秀宫的钉子动一动,在皇上去宣妃那里的时候,给皇上下,没想到传回了的结果,让人吃惊。 “主子,奴才求您了,您就别多想这些了,好好的养病。”柳嬷嬷心疼的说道。 “嬷嬷,你是知道本宫的性子,本宫这一辈子从来都不曾示弱过,仁孝休想压本宫一辈子。” 皇后目光坚定的说道,越是感觉到自己身体虚弱,皇后就越是恨元后。 和后世不一样,在清初,元后、继后和新皇之母,在众人眼里的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太宗皇帝皇太极私心,只追封了自己生母孟古哲哲为皇后,并未追封封努尔哈赤前面三位大妃为皇后,所以导致一个非常严重后果,先帝和清廷内外一度对皇后的态度和后世差别很大。 先是多尔衮追封自己的生母为孝烈武皇后,结果后面先帝又废掉了这个追封。 接下来是董鄂妃,先帝亲自追封为孝献皇后,这在先帝在世的时候并没有错,可问题是等先帝驾崩后,孝献皇后还是孝献皇后,并没有加上帝谥。 没有加帝谥,就意味着朝廷不承认你是皇后,享受不了皇后身后事的待遇。 如果只是一例,皇后还不会如此看重这个。 很多人不知道一件事,在孝康章后薨逝后,不知道是四大辅臣故意给佟家和皇上下马威还是太皇太后私心默认,皇上的额捏帝母之尊的佟氏并没有没系帝谥,只被追封为「孝康皇后」,和孝献皇后一个待遇。 连多尔衮都知道追封生母阿巴亥时候系帝谥了,结果皇上的生母就这待遇? 皇上不满四大辅臣、朝中老臣子和太皇太后,以及那么看重皇权的种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埋下的,也是因此上辈子他执意不给慧妃和宣妃正式为妃,最后还是临死之前才册封宣妃为妃,不得不说很有可能因为这事有报复太皇太后的想法在。 之后还是皇上解决了鳌拜,把这锅扣在了鳌拜的头上,孝康皇后的谥号才加上了那个「章」的帝谥。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在皇后看来,不是所有皇上的嫡妻死后都能被追封为真正的皇后。 要是皇太子上位,以赫舍里氏一族那种自私自利的性子,想想也不可能给自己追封谥号,甚至于还会像太宗皇帝皇太极那样极力的抹去她的痕迹。 说不一定未来她这个皇后之位都会被废掉,如果自己的皇后之位被废掉了,那绝对是钮祜禄氏一族的耻辱。 满人终究被汉化了,皇后对于自己的身后事还是很看重的,这种事情皇后自然绝对不允许发生。 而且为什么钮祜禄氏一族的人都对皇后之位那么看中了,老实说以钮祜禄氏一族的资本,在清初这个时间点不鸟皇家完全是有那资本的。 因为严格意义上讲皇后是要比皇上高一辈的,她的亲姑姑是皇太极的元妃,阿玛遏必隆是皇太极的妹夫,根本就不用搀和进去。 皇上当时手上没势力,太皇太后是皇太极的侧室,就算当了太皇太后在满人蒙古人心里的地位连懿靖大贵妃都不如了,钮祜禄氏一族当时要作壁上观,太皇太后和皇上根本就没有什么办法。 那为什么钮祜禄氏一族即便是当时只有庶女也要兴冲冲的凑上去了,出一个皇后对于钮祜禄氏一族的好处真的那么大吗? 并不是,钮祜禄氏一族当时佐领之位那么多,傻子都不可能再给了,爵位也是世袭的一等公爵位,官衔也是实权一品大臣,子弟遍布整个朝堂和军营,又和皇家多次联姻,可以说哪方面都达到的顶点。 再出一个皇后也就那样,事后获得的好处远没有下场承担的风险多。 还会搀和进去的原因,在于先帝没有追封太宗皇帝的元妃钮祜禄氏为皇后,让钮祜禄氏一族心里有疙瘩有了执念,所以观齐整个大清一朝,钮祜禄氏一族都很是执着于皇后之位。 好不容易坐上了皇后之位,皇后怎么甘心在未来被夺走。 所以不管是为了报仇雪恨、为了家族重新复起,还是保住自己的身后名,她也要拉下皇太子来。 一旦拉下的皇太子,那么无论是哪一位皇子登基,总会有那么几份上的底气不足,肯定会打压皇太子那边,这其中自然就包括元后的地位。 到时候还有比自己更好的选择吗? 毕竟自己死了,再怎么加恩也不会影响局势,反而能表明自己打压皇太子那边的态度。 说不得还会将自己抬起来和元后平起平坐,甚至于给与更多的美赞,毕竟元后当家的时候皇上的子嗣生一个死一个,而自己当家的时候皇上的子嗣才繁茂了起来,这可是不容别人狡辩抹杀的事实。 至于皇上,皇后早就知道很多事情是指望不上皇上,所以她远比元后脑子更清明,更清醒,更有远见。 “柳嬷嬷,你附耳过来。”皇后低声的吩咐了几句,柳嬷嬷一脸严肃的应了下来,随后退下。 皇后呼出一口气来,又喝了一口茶润喉,在心里想到“如果这都能让皇太子继位,那本宫也就认了,是本宫命数不够,赫舍里氏那个贱人是天命所归。” 她不会直接对皇太子动手,更不会故意给皇太子上眼药,但皇后和云果一个想法,那就是现在皇太子的仇恨值还不够多,得让皇太子更得宠更得意更得势才好,最后多到连皇上也为此深深忌惮。 在这方面上,皇后远比没有多少政治头脑的元后强太多。 皇后在布局,安排自己死后的局势,太皇太后那。 边也没闲着,自己的身子自己最清楚,虽然以往过去的每一年太皇太后都会养一段时间的病,可这一次,她感觉到了不同,她怕是

相关推荐: 回到仙尊少年时[穿书]   危险情人   他是斯文糙汉   迷踪(年下1v1)   林峰林云瑶   作恶(1V2)   当直男穿进生子文   莫求仙缘   要命!郡主她被庶女拐跑了   [综影视]寒江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