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盖世双谐 > 第125章

第125章

奏折的笔也随之停下了。 他抬头看向了长孙无垢,神色平淡地说道:“朕承诺了对你们长孙家族以前帮助李世民的事情既往不咎,并许你们家族繁盛,你们为何还想干预后宫?” “是不是朕对你们长孙家族太过于宽容了?” 李承道淡定的一句话,却让长孙无垢神色剧变,她直接便拜倒了下去,颤声说道:“陛下,我长孙氏绝无干预后宫之意,只是、只是……” “只是想将长孙家族的人送到真的后宫来,争一争皇后之位,来保长孙家族在朝中屹立不倒么。” 李承道冷笑道,眼里闪过一丝讥讽之色。 “连你兄长都相信朕的承诺,但是为何你就是不相信?” “还是你单纯地觉得朕若是想要对付你们长孙氏时,就会因为一个女人而心软?” 李承道原本虽对长孙氏擅自干预后宫而感到不满,但是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是今天晚上,间接促成此事的长孙无垢跟着一起入宫来了,他便忍不住想要出面敲打一番了,也是在敲打长孙氏,通过长孙无垢给长孙氏传达一个信号。 毕竟他不能当面这样斥责长孙无忌,那样容易使君臣离心,再说此事其实与长孙无忌的关系不大,若不是长孙无垢提议,长孙无忌根本不会做出这种事。 长孙无垢被李承道的一番话给说得脸色苍白,娇躯忍不住颤抖了起来,她从未想到自己的举动居然会引起李承道如此生气。 但是她不知道,任谁看见自己的给予的宽容被人三番两次报以怀疑和不信任,都肯定是会发火的。 “此事皆是妾身胆大妄为,任何罪责妾身愿独自承担,请陛下莫要迁怒长孙氏。” 长孙无垢抬头看向李承道,脸上满是哀求之色。 看着长孙无垢虽然消瘦但显得分外美丽动人的脸庞,李承道忽然心中一动,伸手挑起了长孙无垢白皙的下巴,嘴角轻轻上扬:“你一人承担……你打算如何承担?” 李承道这般轻佻的举动,令长孙无垢心中又惊又羞,她看着李承道近在咫尺的年轻脸庞,心中慌乱无比,大脑亦是一片空白。 她就这样被李承道捏着下巴,一时竟然忘了躲闪。 而此时李承道忽然察觉到自己现在的动作似乎过于暧昧,于是收回手,令语气尽量保持平静,说道:“下不为例,你回去吧。” 长孙无垢回过神来,一张玉面通红无比,闻言如蒙大赦,道:“谢、谢殿下宽宏……妾身告退。” 说罢她便直接起身走出了御书房,只是离去的脚步略显慌乱。 李承道看着长孙无垢玲珑的身影,许久之后方才收回目光。 …… 长孙云露一直在御书房外面等候,见到长孙无垢出来后,便立刻迎了上去。 “姑姑,陛下说什么了?” 长孙云露关切地问道。 “没、没什么……我们回去吧。” 长孙无垢敷衍地说道,她此时心中慌乱无比,若非天色昏暗,长孙云露定能看得到她满面红霞的模样。 听到长孙无垢的话,长孙云露虽然有些疑惑,但是却听话地没有追问,与长孙无垢一起离开皇宫,返回长孙府。 …… 回到长孙府后,长孙无忌一直在等待着。 “这一趟怎么样了,可曾见到陛下了?” 长孙无忌将长孙无垢两人迎下马车,然后笑着朝长孙云露询问道。 长孙云露点点头,有些羞意地说道:“见到陛下了,确实……如舅舅您说的那般年轻优秀,只是气势太足了一些,差点让我说不出话。” “难怪舅舅您给那位陛下那么高的评价,确实是一位雄杰。” 虽然只是简单地攀谈了几句,但是长孙云露已经可以从中对李承道有个大概的了解了。 “这是自然。” 长孙无忌理所当然地说道,然后见长孙无垢脸色有些不好看,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不禁问道:“观音婢,你怎么了?” 长孙无垢微惊,然后勉强笑道:“没什么,只是身体有些不舒服,我先回去休息了。” 对于在御书房里发生的一切,她只字未提。 …… 借口离开后,长孙无垢便直接返回了房间里。 然而躺在床上,她的心却怎么都静不下来,脸似火烧一般滚烫。 “他怎么能、他怎么能那般轻浮,我可是他的婶婶……” 长孙无垢回想起在御书房里发生的事情,简直羞得想要将自己整个人都埋进被子里。 她本来应该是感到万分气愤与羞怒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心里只是慌乱,却无半点对李承道的愤怒。 反而不知道为什么,李承道那凌厉而极具侵略性的深邃眼眸,却一直在她眼前浮现,令她的目光渐渐有些迷离…… …… 一夜无话。 .. 第一百七十九章 确定七位妃嫔 经过一个多月的筛选,李承道后宫后妃的人选终于确定下来了。 天子设六宫,一皇后,三夫人,九嫔妃,二十七世妇,七十二御妻,这才是皇帝应有的后宫人数。 但是在李承道力排众议之下,最终只挑选了七位妃子,其余的都被李承道一概拒绝了。 这七位后妃,分别是来自荥阳郑氏的郑苒、兰陵萧氏的萧秋雨、长孙氏的长孙云露、吐蕃公主的呼延热娜、弘农杨氏的杨霜雪、陈郡谢氏的谢书兰、以及河南陆氏的陆姜。 皇后之位被李承道空置了下来,三个夫人之位,郑苒毫无疑问能占据一个。 另外两个李承道则是分别给了萧秋雨和杨霜雪,剩下的四女,则是全部封为次一品的嫔妃。 这个结果,令无数人感到吃惊。 因为此番愿意将自家女子送入宫中的,包括了五姓七望以及关陇士族等所有顶尖门阀! 要知道五姓七望可是禁婚家族,甚少与其他家族联姻,而关陇士族更是如今十分强大的士族势力集团。 但这些顶尖门阀打算送入宫里的女子,除了荥阳郑氏的郑苒被选上了以外,其他女子全部落选! 若是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最问题最大的还是李承道所挑选的其他妃子。 郑苒就不说了,郑氏是李承道母族,选上没有争议。 呼延热娜是吐蕃公主,此番过来和亲,修缮两国邦交,选入后宫也无问题。 萧秋雨是兰陵萧氏嫡女,兰陵萧氏是当今极为顶尖的大门阀,入后宫不出所料。 长孙云露背后有长孙氏,长孙无忌在朝为官,颇得李承道重视,这个也没问题。 可剩下的三家门阀,弘农杨氏、陈郡谢氏、以及河南陆氏,这三家的子女为什么能被选上? 陈郡谢氏和弘农杨氏虽为南朝四大乔族,但隋朝灭亡后,身为杨广族系的杨氏便实力大损,而陈郡谢氏现在干脆已经在走下坡路了。 河南陆氏,更是连顶尖门阀都称不上,最多算是一流而已。 这三大门阀的实力,根本比不上五姓七望里的任何一家,更别提关陇士族! 但偏偏他们三家的子女被选入宫中了,而且弘农杨氏的子女还得了一个夫人之位! 这实在是令无数名门望族都感到极为不满和郁闷,猜不透这位新帝到底在想些什么,不拉拢他们这些超级世家,反而去扶持几个已经要走向没落的门阀。 但是这是李承道亲自做出的决定,因此谁也无法改变。 不过各大家族也并没有就此死心,反正李承道目前还年轻,以后他们有的是机会把自家子女送入宫中,或许有机会去争取一下那尚未设立的皇后大位。 很多人都觉得李承道这次挑出的人选很是不智,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从李承道这异常的举动里嗅出了一些不一样的意味。 这位年轻的皇帝,似乎又要有什么新的动作了。 …… 后妃选定之后又过了半个月,便开始举行册封仪式了。 保和殿内。 李承道身着帝王衮冕高坐在龙椅之上,一身太后凤服、雍容华贵的郑观音坐在一旁,笑眯眯地看向了下方,显然心情十分的开心。 只见郑苒、萧秋雨、呼延热娜、杨霜雪、谢书兰、陆姜、长孙云露七女在大殿中央,等待着册封。 这七女皆是容貌上佳,哪怕是年龄最小的郑苒,在穿上一身华贵衣衫、精心打扮后,亦显得楚楚动人。 其中以呼延热娜的容貌身材最为出众,隐隐有艳冠群芳的意思,长孙云露的气度最是不凡,引人侧目。 而其余诸女也各有各的特点,总而言之能被选为后妃的,没有一人会差了。 今天便被要册封为妃,七女心中都难免有些紧张与羞涩,倒是呼延热娜很是欣喜。 她是为了和亲而被派来大唐的,在来之前她很是害怕,因为传闻中的李承道都被妖魔化了,什么青面獠牙三头六臂,一顿可食一头牛之类的。 这很正常,因为李承道的赫赫功绩过于震撼人心,而且传闻中屠杀了那么多突厥人,冷酷的不似常人,像是天魔下凡。 本来呼延热娜都做好了心理准备,为了让国家避免被大唐铁骑践踏,奉献出自己。 但是在见到李承道、并且稍作熟悉后,她心里的所有畏惧和担忧就消失了。 因为这位传闻中的大唐皇帝不但不丑陋凶恶,反而非常年轻英武,极具个人魅力。 西域女子皆崇拜英雄与强者,呼延热娜自然也不例外,李承道无疑是非常符合她心中丈夫标准的。 征服突厥、平定四方、震慑万国,石上还有比李承道更加配得上英雄二字的吗? “不知道我以后和他是先生儿子还是女儿呢?” 呼延热娜偷偷看了一眼李承道那俊逸非凡的面孔,面红耳赤地想到。 就在呼延热娜胡思乱想之际,使臣已经到了,礼官恭敬取出圣旨,然后高声宣读。 “门下,诏曰:郑氏门著勋庸,地华缨黻,往以才行……特选入后庭,誉重椒闱,封以贵妃之位,入主华清宫!” “……册封萧氏为淑妃,入主萧兰宫!” “……册封杨氏为德妃,入主紫云宫!” “……册封长孙氏为昭仪,入主碧霞宫!” “……册封谢氏为昭容,入主清幽宫!” “……册封陆氏为昭媛,入主凝月宫!” “……册封呼延氏为修仪,入主听雨宫!” 贵妃、淑妃、德妃皆为正一品的妃子,其中以贵妃最为尊贵。 而其余的四女,则都是正二品的嫔。 待礼官高声诵读完圣旨之后,台下众妃盈盈拜倒,一片娇声响起。 “谢陛下隆恩——” “平身。” 李承道平淡地说道。 他望向大殿内的姿态各异、花容月貌的七位女子,神色略微有些复杂。 前世尚未来得及成婚便意外死去,这一世上天给他补偿了七位妃子,心中难免感慨。 这时郑观音走下了九层台阶,来到众女面前,从身边太监手中托盘上拿起一件件首饰依次交给七位妃子,然后笑道: “日后你们皆为陛下后宫后妃,当要维持后宫安宁,多诞子嗣,兴旺皇家血脉。” 众女的脸上顿时染上了红霞,越发显得美丽动人了。 “臣妾……遵命。” .. 第一百八十章 第一次临幸后宫 册封完后妃之后,这件令李承道感到头疼的麻烦事才算结束了,他开始专心处理国事。 实际上如今国事也并不需要他怎么操劳,三省六部的机制已经完善,大多数政事都由中书、门下处理,而具体施行交给尚书省门下六部去做即可。 对于政事的处理效率,三省六部的机制无疑是非常出色的。 比如过某地发生水灾,需要紧急拨款调粮,那么此事上奏到门下省,门下省就可以直接下令赈灾。 要知道每天传递到三省的奏折何止数百,三省的职责就是从中挑选最有价值的那一部分交给李承道来进行决断,若是还要经过层层筛选传递到李承道这个皇帝面前,那么灾民们早就死了。 这样一来,处理政事的效率自然会大大增加,而且对于皇帝的压力也能减少很多。 只不过目前三省的长官职位尚在空悬,因为李承道在重掌朝纲后进行了一批大换血,朝堂刚清后紧接着又要主持登基大典、筹办战事、安抚民众、挑选后妃等等,因此还未来得及重整三省这个重要的政治机构。 如今闲下来了,自然要着手处理。 首当其冲的,就是任命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核心官员。 三省制运作的基本特征是,三省长官共为宰相,但三省职权合并在一起才构成完整的宰相权力。 中书省具有出令权和勘议权,门下省则署颁制敕、裁决庶政,其中门下省在日常政务的处理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 而尚书省则是直接负责统筹六部,负责各项政令的施行。 夜已经深了,李承道在御书房里,看着龙案之上那各个职位下尚未填上的空白,心中十分犹豫。 三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三省长官的任命必须要慎重,因此到底任命给谁,确实让他颇为纠结。 “长孙无忌行事稳重,眼光长远而独到,身怀治国之才,可为中书令,” 李承道抬笔在中书令的任命诏书下,填上了长孙无忌的名字。 “魏征为人刚直不阿,且办事兢兢业业,在朝中素有威望,可为尚书令。” “房玄龄、杜如晦亦是实干派人才,便设为左右仆射,协助魏征统筹六部。” …… 李承道一连在诏书上写下多个名字,说实话有很多人他都并不熟悉,完全是看推荐任命的。 “优秀的人才还是太少了啊。” 李承道心中叹息一声,然后继续将目光投向了诏书。 现在唯独剩下门下侍中的职位尚且空白一片了。 见到这个空白,李承道笑了笑,想也不想就直接把贾诩的名字填了上去。 众多谋士之中,唯有贾诩深得他的信任,也是最了解的他的人,他就连暗影卫都交给了贾诩。 以贾诩的智谋,再搭配上手中的暗影卫,门下省这个最重要的三省枢纽自然非贾诩莫属。 也只有把这个权利最大的职位交给贾诩,他才真正放心。 李承道将各省的大小官员升调贬谪重新任命完毕之后,方才长长地呼了一口气,将手里的狼毫笔搁在了笔洗上面。 这时候一旁的秉笔太监便上前一步,将手中早已准备好的参茶送到了李承道的手里。 李承道接过参茶饮了一口,目光依旧放在诏书上,在思索有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秉笔太监小声提醒道:“陛下,时候已经不早了,您今晚打算驾临哪位娘娘的宫里?” 听到太监的提醒,李承道方才回过神来,看向了御书房外的夜色。 确实是很晚了。 他平时处理国事很晚时,要么就直接在养心殿住下歇息,要么就回太极宫的寝宫。 但是现在已经册封完后妃,显然不能再与往常一般了。 “去听雨宫吧。” 想了想后,李承道在心里叹了口气,开口吩咐道。 听雨宫是呼延热娜的居所,按理说册封完妃子的第一天,是应该去地位最高的后妃宫里居住的。 但是现在地位最高的妃子是郑苒,他可没法对一个十四岁的萝莉下手。 而且其他妃子也大都是妙龄少女,一个个都很青涩,唯有呼延热娜比较成熟。 嗯,至少身体是比较成熟的。 …… 听雨宫内。 呼延热娜坐在窗边,抬头望着空中皎洁的明月,忽然忍不住叹了口气。 一旁的侍女见状不由得好奇地问道:“公主,你怎么了?” 这名侍女,是从吐蕃跟随呼延热娜一起来到长安的几名侍女之一,从小便开始侍奉呼延热娜了,两人十分熟悉。 “没什么,只是有些想父王了……” 呼延热娜回答道,然后又甩了甩脑袋,气呼呼地说道:“呸呸呸,我想他做什么,就这么不管不顾地把我送到了长安,我以后再也不要理他了,哼!” 呼延热娜的语气里满是抱怨,虽说囊日论赞是为了整个吐蕃而不得不把她送来和亲,但依旧让她有些伤心。 侍女闻言不由得笑道:“公主你还不知足呀,这位大唐皇帝有什么不好的,年轻英武又帅气,还是大唐帝国的皇帝,咱吐蕃贵族里面哪个能比得上这位皇帝?” “我看啊,赞普这才是为你好,帮你寻了一位这么好的丈夫,其他公主可要羡慕死了。” 听到侍女的一席话,呼延热娜虽然还故作生气的样子,但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 就在她与侍女聊天之际,另一名侍女忽然匆匆跑了过来,有些慌乱地说道:“公主,陛下、陛下他来您这里了,您快准备迎接!” “啊?!” 呼延热娜大吃一惊,有些惊慌失措,之前宫里礼官教给她的礼仪规矩顿时都忘了。 而就在她慌乱之际,李承道已经走进了听雨宫。 “臣、臣妾参见陛下。” 呼延热娜匆匆下跪行礼道,但是由于慌乱,用的是吐蕃那边的礼节。 她发现之后不由得大为窘迫,正纠结要不要重新行礼的时候,李承道那带着笑意的声音传了过来:“起来吧。” 呼延热娜只好悻悻地站了起来,其他侍女们识趣地退了下去,在外面候着,宫内顿时

相关推荐: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生存文男配[快穿]   心情小雨(1v1强制)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我的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   军师威武   媚姑   我曝光前世惊炸全网   人妻卖春物语   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