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

帝王小说> 盖世双谐 > 第235章

第235章

月来,没有任何安北都护府信差和军报进入过朝廷。” 李承道气得哈哈大笑:“你就但到这个些狗屁东西?” 李承道接着大吼道:“朕就是坐在这屋里,也知道安北都护府没有信差回来!你就查到这个!来人!” 外面岳云一脸乌青,带刀入内,道:“陛下!” 李承道看了一眼岳云,又看着岳飞,强迫自己冷静,对岳云道:“你退下吧!” 岳云这才大松了口气,赶紧退出去。 岳飞继续道:“据影密卫的密查,安北都护府和冉将军的信道可能被人破坏!” “你是说有人破坏信道,一边造谣来对付朕?” “正是!臣想问问一人!” 李承道道:“你想问谁?” “蝶妃!” “大胆!” 岳飞不再说,他知道自己这个想法很大胆,但是没有别的办法。 他知道陛下肯定会生气,甚至治自己的罪,但为了陛下,他只有这么做,或许也可以是对陛下来一个提醒。 “退下吧!” 岳飞躬身退出去。 李小蝶从后面屏风转了出来,笑道:“这岳飞对陛下果然是忠心耿耿!连我他都要审!” “不是他这份忠心,朕早就把他放出去了!也不会留在身边!” 高怀见岳飞退出,进来道:“陛下,萧大人和唐大人在外面等候陛下召见!” “让他们进来吧!” 萧瑀、唐正人、岑文本三人朝见见驾,李承道对唐正人道:“广州府还是不是朝廷的广州府?” 唐正人本来就是准备挨训的身姿来的,但听这话的严重度仍然高过自己预计,心生惊恐伏地道:“天下莫非王土,臣有罪!” “臣回去后定撤去府报,记谣言的当事人送往刑部!” .. 第四百九十四章 出卖高丽人 李承道显然对这些处理还不满意。 “三省要制定法例,不要等到出事了才想到堵漏,各地所有报业以后都要送审,就由三省来牵头,设一个主管部门,各地分设,凡是没有经过审核的报事都不准刊发。” “哪个地方出事,以后朕只问内阁的责!” 萧瑀回道:“陛下圣明,臣马上会通知长安!” “听说流球国要退出,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唐正人道:“公国都督还没上任,这事就由我广州府暂时处理,微臣已命人将流球公使扣押,任凭陛下处置!” 岑文本道:“完全可以治他一个不尊王化罪。这流球国本是我大唐附属国,转变如此之快,也让人匪夷所思。” “只怕倭国在作乱,小小一个附属国敢如此大胆,必有人撑腰!” 李承道说道:“这就好理解了嘛,威胁流球退出公国,一边造谣生事,也只有他们干得出!” 萧瑀道:“陛下是说这些事都是倭国制造的?” “朕没这么说!只是怀疑,不是要你们拿出证据吗?什么事靠朕可以了还要你们做什么?” “从今日起,广州府要好好治理一下,凡是在外面造谣生事的,一律要加罪,该管的管,该捕的要捕,如果听任下去,以后朝廷还怎么做事,都让他们来处理朝事好了!” 唐正人道:“陛下圣明,臣回去就派人管治,决不会再有人胡说八道!” “嗯!你等几天再回去吧,等这事搞明了再回去不迟!” 这是变相扣留,唐正人没想到有种严重,退出后一脸惊惶。 李承道回到后院,李小蝶迎了出来,道:“陛下,我还是去见见岳指挥使吧!” “不必!他是怀疑这是联盟在搞鬼,朕也以为是,这伙人还在,他是想提审你父王,只是你父王远在长安,就只好问你了!” “所以,我想去跟他说明白!” “你太小看锦衣卫了,他们自己也会查明白,你知道的朕都知道!” 李小蝶见李承道还如此信任自己,心生感激。 她心里明白,在大唐敢和陛下作对的,确实也只有联盟。 虽然父王被押,但联盟实力并没有损失,狄仁杰虽然抓了他们的联系线,也并没切底摧毁。 但在广州府的联盟,李小蝶其实也不清楚。 以前她一直在中原,对联盟的具体细节,她也不知道,也不想过问。 而且联盟本来就是三教九流,各种人都有,还有很多自行其事的,这本来就只是一个联盟。 到第三天,岳飞终于再次见驾。 看了岳飞提上来的细节,这次是终于查明白了许多。 原来海边那些士兵尸体确实是大唐士兵,但只是广州府所辖的司马下属士兵。 司马叫连成,一直在与海盗打交道。 据查,连成数半月前曾在海心岛和海盗有过一次激战,死亡士兵七百余人,是一次败仗。 奇怪的事,这种败仗身为广州刺史的唐正人竟然不知情,兵部也不知情。 也就是说连成隐瞒了军情,在对这些死亡士兵的谣言出来后,他也没有站出来澄清。 锦衣卫查到这些,当即就抓捕了连成,一经审问,他居然是害怕吃了败仗败露,二是受了贿赂。 而贿赂他的人是一个外地商人,已经无法查到,锦衣卫正在四处搜查。 李承道明白,就是找到这个商人,最后这个商人可能也只是联盟的人,查下去也没必要。 问题是要加快打击联盟。 岳飞领旨后,立即给狄仁杰去信,摧促进展。 谣言事,本是联盟对李承道成立公国掺沙子,其实也影响不了大局,公国成立仍然在紧张谋划中。 真正成立在哪一天,李承道要等冉闵的消息。 两军的食道破坏,据锦衣的调查,都是不明人士打劫造成,当地官府也在追查。 李承道之所以没有得到这方面消息,也是因为他不在长安,因为所有消息按规矩都是送往长安。 而长安再报到这里,就有十来天的时间差距。 李承道不想再等下去,命锦衣卫给冉闵送去圣旨,速度还得加快。 …… 此时冉闵舰队已靠近倭国石川境。 石川是倭国沿海城,这里海滩景色优美,海岸线平坦,是登陆的理想之地。 倭国早就知道冉闵来犯,而石川也是离冉闵来的方向最近的登陆点,所以早就在这里设下海防。 沿岸百姓全部披挂,连女人都不放过,一律要守海防。 在石川沿岸布下重重碉楼、瞭望楼、箭楼,海边堆上巨石,来阻档冉闵士兵冲锋。 可谓是层层高防。 冉闵站在统帅舰船的指挥室内,桌上摆着整个倭国地图。 陛下的时间限制,让冉闵感觉压力山大,如果没有时间限制,他有一万个方法让倭国投降。 但这种情势下,他知道只有快速决战,如果倭国避而不战,采取坚守阵势,自己就无法在一月内拿下倭国。 此时他统兵六万,三千水师,一万高丽军。 倭国的水师根本没有可以抵档大唐巨船的基础,所以倭国水师根本就没出战。 直到冉闵逼近石川,也没碰到过倭国水师。 看来他们是准备只打陆战。 冉闵喃喃念着:“快快快快还是要快!” 连续十余天,士兵吃的都是鱼,早就烦了,都想上岸吃点别的,哪怕是米都好。 所以全军都在等着冉闵下令上岸。 冉闵却另有心计,如果在石川上岸,必定会受到倭国早准备好的坚决反击。 他们也是会吃肉的人。 “都准备好了吗?” 身边副将万则林大声道:“一切准备好了,只等将军下令!” 冉闵道:“让高丽军去,务必在三天之内拿下石川!” 万则林奇道:“当全军扑上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为何只差一万人?” 冉闵天生暴脾气,喝道:“军令之下,谁敢再言!?” 万则林只有急忙去下令! 冉闵等万则林回来,道:“可打起来了?” “金渍将军已经带着自己的船过去了,将军静候,再过半个时辰就会有动静。” 冉闵道:“大军主力往这边绕进!” .. 第四百九十五章 绝望 说时一指地图,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几乎绕着倭国到了另一边! 万则林惊道:“将军!如果去这里,得还有十余天海上路程!” “本将军只给你们七天,七天内必须到达黄兵,这是军令!” 整个大军都想着在石川上岸,没想到大军调过船头又往深海进发。 留下的高丽一万军根本不知情,正在受着军令压力,猛力进攻石川,而冉闵却不管他们死活,一路南进发。 金渍领着一万军顺利登上石川土地,立即下令兵士分开两则,正面进攻,他是高丽人带过军打过仗的,知道正面的阻力最大。 但两边分开,也遇到强大阻力,倭军忽然出现,顿时箭如雨点一般垄来。 金渍下令用李承道最新改进的三弓床弩还击,取得攻势上的绝对优势,他凭仗的也只有这一点。 但倭军人多,又是居高临下,没有别的办法,金渍只有监督士兵只管冲锋,一边命人去禀报冉闵,叫支援。 “报!冉将军不见了!所有舰队都不见了!” “什么?!” 金渍大惊! 他意识到自己是孤军了,他猜不透冉闵是什么意思,这是要将自己这一万乡亲送在这里吗! 但同时也意识到,已经没有退路,船都走了,退就是喂鱼。 自己这一万人的死活,就看能不能攻占石川,找一块立足之地。 然后上书天朝陛下,告冉闵一状。 当然这得自己能活下去,金渍急红了眼,亲自上阵组织火力。 李承道新改进的三弓床弩虽然还是箭,但箭头都是火药,如土制炸弹,威力仍然不是倭军的箭能抗的。 一箭射出,就死伤一片。 倭军死命要档住金渍上岸,虽然伤的太多,仍然大量加派援军及百姓上阵。 金渍经三天的苦战,终于突进四里之地,他惊讶发现,四里之地全是防地,连绵不绝。 可见倭人用心之苦,整个石川都成了阵地。 为了保存实力,金渍只有远程杀敌,并不接近,发挥自己优势,但这样消耗太多。 数船的火药很快会用完。 但地上,到处是倭人尸体,全被炸得肢体凌乱,血肠流在地上,血流到海里,引来无数鲨鱼。 石川的战事是一场决定性的战事,如果守不住,那唐军以后的进攻都会守不住,如果守得住,唐军只有去喂鱼。 倭国天皇深深认识到这一点,下令全军全国支持石川,各路援助源源绝,尽倾国之力和金渍纠缠。 倭军无数次组织敢死队,顶着炮火杀向金渍,金渍根本不近战,对面冲过来就后退,边退边轰杀,等敢死队死光了,就再次勇猛前进。 如此反复,第五天,金渍占据石川三分之一地。 而火药很快就没了! 金渍有退意,但没退的地方。 一万人如今只剩下五六千人,末日末日……金渍要疯了。 但他也明白,只有前进才有退路,他准备好白刃战。 而且每个士兵都在战斗,无时不刻,很多人几乎没吃过饱饭,连鱼肉也是紧张啃几口生的,就要上阵。 幸好他攻下了石川以东的顶指山,占了山顶能控制一大片地方。 再依据顶指山为据地,向前方扩展。 必须在火药用完之前拿下更多土地,或者等冉闵良心发现来救他。 但冉闵始终没有出现,到第七天,终于火药用完,剩下的四五千人,只有全部退回顶指山。 第七天,顶指山被倭军包围。 冉闵根本不知道金渍的绝境,他也不想知道,甚至连想都没去想过。 只有万则林心中惦记,他明白,金渍只有死路一条,是被将军出卖的。 他不敢说,因为冉闵始终板着脸。 在第七天,金渍据守山顶自保时,万则林也终于强行将舰队开到黄兵。 黄兵是沿海城,这个城最大特点,也让冉闵看中,就是因为他离千代田最近。 千代田是倭国国府所在地,是倭国中心。 倭国地形象条带子,千代田不象大唐长安周围有无数城包着,有数千里纵深。 千代田之南就黄兵一城。 攻下黄兵,很简单就可以直接兵进千代田。 这是最快拿下倭国的办法,直接攻取的京师,然后再征服,至少可以在名义上说是一月内就拿下了倭国。 这就是冉闵的想法。 他出卖高丽军也是不得已,他需要高丽那一万人为他掩护,并吸引倭国人的注意。 正如他所想,倭国天皇注意力一半在石川,并大量增援那里。 而黄兵这样重要的大城,只驻兵十五万。 倭国的兵力有限,石川和黄兵已经占据了倭国一半以上的兵力。 而且他们最狠,哪里有事都是全力以扑,造成兵力集中。 意味着拿下这两地,就等于倭国全军失败。 冉闵这次丝毫不迟疑,一到岸边立即下令全军出击,猛攻黄兵。 船上巨炮开轰,支持步军上岸,岸上的守军根本没想到这里会出现大唐主力,虽然也发现这里出现唐军,并上报天皇,但还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冉闵勇猛,亲自持刀上阵大声呐喊杀敌,没人不敢用命来冲。 万则林率本床弓弩队,是主要进攻组,而冉闵率步兵近战,在火药的支援下,很快就冲到守军阵前。 漫山遍野全是唐军,喊杀声弥漫整个黄兵。 而此时的千代田皇宫的天皇,才听报说黄兵出现唐军。 天皇一听报告,就知道出事了,因为等自己知道时唐军可能已经攻进黄兵了。 而同时也听石川来的军报,说那里只有一部分唐军,其余的不知道哪里去了。 这个消息送到皇宫,刚好是冉闵到黄兵的时间。 等天皇察觉上当,已经来不及了。 自己主力一半在石川,虽然石川战事越来越香,但他万没想到,那里只是个掩护阵地。 “可恶狡诈的汉人!” 天皇几乎绝望。 天皇瞪着所有幕僚,所有人都低着头,没人作声。 “我们本应该想到的,他们会攻击离皇宫最近的地方!” 天皇沮丧说道。 “天皇陛下!还来得及,黄兵的千叶将军是陛下最信得过的将军,只要守住三天,我们就能组织百万人!” “是的!陛下,我们仍然有希望将他们赶下海去!” .. 第四百九十六章 千计万计我只一计 飞鸟冈本宫是日本天皇舒明天皇皇宫。 一得到冉闵大军已近在咫尺,舒明天皇一脸慌神,召集各大臣紧急商议对策。 左大臣苏我虾夷一句能召集百万人,让舒明天皇又有了一丝希望。 倭国建制都跟风学唐,左大臣相当于左丞相,实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舒明天皇能继位,也是苏我虾夷一手扶持,对他的话从来就是一般都会相信。 此时倭军正规军不过三十万左右,说能集百万之众,无非就是人人皆兵。 大弁官丰左秀风奏道:“武藏国造千叶将军虽然能顶住冉闵,但臣建议陛下,能档住的冉闵非犬上御田秋莫属,望陛下不计他之过,重新启用。” 丰左秀风一说犬上御田,众臣相顾默然。 在倭国,犬上御田是最出名的大唐通,他在大唐留学十二年,精通汉文化,更对汉人的战役战术有深厚的基础研究,并根据汉人兵法著有倭国兵法《十三明卷》。 犬上御田经历战争无数,号称常胜将军,是倭国公认最会打仗的将军。 但此人持才傲物,在政治上更是小儿科式人物,在舒明天皇继位前,他支持舒明天皇的对手山背大兄皇子。 舒明天皇继位后,自然将他一捋到底,将他送到民部省去做一些文官事。 见众人不吭声,丰左秀风继续道:“国之大难临近,望陛下量才录用,以保倭国这才是重中之重!” 舒明天皇看一眼苏我虾夷,道:“爱卿可有什么说法!” “陛下!可以让他带兵,但不能就职!” 这意思很明显,就是让犬上御田带带兵打仗,可以统领军队,但不给他职务。 “既然如此,大家如果没意见,就让犬上御田出任武藏国造次官。 武藏国造相当于大唐一个行军大总管,武藏国造次官,就是武藏国造管的一个辅助官,没有任何权利,只有出谋划策的事,事事要看主管脸色。 左右大臣、大中纳言、参议等大臣中除了苏我虾夷不作声,其余表示附合。 舒明天皇当即下旨,调犬上御田就任武藏国造次官,即日赶往黄兵,又一令各部征集人马,各城各地都要出人参与保护黄兵之战。 并大量从石川紧急调兵北上,集中力量打黄兵之战。 金渍在石川苦苦守住顶指山,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没想到柳暗花明,哨兵来报,倭军大量撤走,只留下一万余人,并没有进攻的迹象。 金渍大喜过望,承夜向北突围,准备撤到船上。 犬上御田接旨到达黄兵时,武藏国造千叶郎已经退守黄兵城,城外各处防守全部被冉闵拿下,汉军兵临城下。 千叶郎根本看不起犬上御田,碍于天皇命令,只有和他合作。 “汉人来势凶猛不可档,他们武器先进,我军溃败,本国造准备退出黄兵,再作打算,你以为如何?” 犬上御田看着地图,墨声良久,道:“黄兵城无法阻档他们的火器,国

相关推荐: 五个男主非要当我好兄弟   归宿(H)   阴影帝国   姑母撩人   她戒之下 under her ring   她太投入(骨科gl)   小怂包重生记(1v2)   媚姑   沦陷的蓝调[SP 1V1]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