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人家,自古后宫不能干政,所以本宫虽然很同情贵国,但对此也是爱莫能助。” “女王若是留在长安,本宫可向陛下保你性命无虞。” 郑观音颇为同情地说道。 德善女王身为一国之君,哪怕国家灭了,出于中原礼仪文化,李承道也会善待她,保她安稳渡过余生,当然前提是她不能离开长安。 “多谢太后娘娘,但若是国家灭亡,外臣也不会苟活的。” 德善女王擦了擦眼角的泪花,语气神色皆坚定无比。 随后她微微一叹,道:“我新罗求的只是国祚延续,外臣之前与陛下见面,曾提议与陛下诞下一子来继承新罗王位、治理新罗,但似乎却触怒了陛下。” 此言一出,凉亭里众后妃全都是目瞪口呆,就连长孙云露亦用古怪的目光看着德善女王。 和陛下诞下一子去治理新罗? 她们都入李承道后宫快两年了,连一个子嗣都没有,你说生个孩子就生个孩子? 不对不对,重点不是这个,而是这种想法实在是太奇怪了。 借种生子,这个想法太违背她们的传统观念。 “这实在是……” 即便郑观音想要孙子,但是听完德善女王的话后,仍然不免觉得难以接受,于是转移话题道:“宫内还有不少奇景,女王随本宫一起去看看吧。” “荣幸之至。” 德善女王点点头,然后和众女一起起身,跟着郑观音走出御花园,去宫内的人工湖游览。 不过离开御花园后没多久,众人便碰到了一名行色匆匆的太监,差点撞到了郑观音。 “太后娘娘恕罪,太后娘娘恕罪!” 这名太监看见眼前的郑观音和众妃后,顿时一惊,连忙跪地叩首。 “不碍事的,高公公不必在意。” 郑观音倒没有说什么,因为眼前的这名太监乃是李承道身边的大太监,秉笔太监高怀。 “奴才多谢娘娘。” 高怀这才松了口气,从地上起身。 郑观音好奇问道:“高公公何事如此着急?这是要赶着去哪里。” 高怀直起身子,激动地说道:“回太后娘娘的话,刚刚传来八百里加急捷报,我大唐远征军战事大捷,韩信大元帅与岳飞大将军于十日前分作两路全歼高句丽军队,攻破高句丽王都,生擒高句丽王!” “现如今,高句丽王正在被押送回长安!” 他的语气中,有掩饰不住的喜意! “什么?” “什么?!” 两道声音同时响起,一道充满了惊喜,一道充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郑观音满面喜色,而德善女王的脸色则是一下子变得苍白起来! 不到一个月,这才不到一个月! 高句丽居然就直接被攻破了,身为高句丽王的高建武被活捉! 而高句丽一破,新罗又该何去何从? 高怀意外地看了德善女王一眼,显然没注意到她也在这里。 不过他只是一礼之后便匆匆离去了,他还得赶着去朝李承道汇报这个消息。 而望着高怀离去,德善女王的心已经沉底了。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女王深夜求见! 高句丽抵抗大唐军队连一个月的时间都不到,便宣告灭亡,连皇帝都被生擒。 早在当初拒绝去大唐朝拜之时,高建武就做好了战争的准备,开始大肆扩招兵马。 大唐军队征讨高句丽时,高句丽已经有了整整二十万的军队,并且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欲采用当初对抗杨广大军同样的办法,死死守住防线,将大唐的军队给生生耗尽。 但是高建武击败大唐的雄心壮志,都在大唐铁骑的面前给践踏得粉碎。 想象很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而大唐铁骑,就是现实。 高句丽地势多平原,是骑兵发挥的最好场地,在韩信的指挥下,这镇守大唐西北边关十余载的西北铁骑,仅仅是一战就将高句丽的军队给覆灭了大半! 进而白袍军势如破竹,一路拔城,一鼓作气兵临高句丽王都壤平城下,与岳飞同样在壤平登陆的水军前后夹击,包围了壤平城,令高建武出城而降。 御书房。 “陛下,高句丽王高建武,如今正在薛将军的押送下从水路押往长安,大约还有五日便能抵达!” 高怀语气激动地说道。 御书房里的众大臣们闻言,皆面露喜色。 贾诩当即深深一揖道:“臣恭喜陛下再灭一国,从此东北边关再无高句丽之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永绝东北边患!” 长孙无忌、魏征等大臣们也纷纷朝李承道行礼恭贺,所有人心情都十分激动。 当年杨广三征高句丽皆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原永远的耻辱。 而这一耻辱如今被李承道所洗刷! “好!好!好!” 李承道连续说了三个好,可见他的心情有多么高兴。 这便是他们大唐如今的实力!区区高句丽胆敢挑衅,下场便只有灭亡! “传令给韩信和岳飞,朕等着他们班师回朝,届时朕亲自办宴给他们接风洗尘!” “同时把大捷的消息传遍全国,朕要举国百姓都知晓我大唐如今的强大!举国同欢!” 李承道声音铿锵有力地说道。 “是,陛下。” 高怀笑着应下,而其余大臣们亦是相视一笑。 …… 大唐远征军大破高句丽的消息,其实早已经传了出去。 而李承道下令之后,这个消息便传播得更快了,只是一日便传遍了整个长安! 无数百姓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皆感到振奋不已! “陛下万岁!大唐万岁!” “我大唐举世无敌!大唐铁骑是天下最强!” “不到一月时间便攻占高句丽,生擒高句丽皇帝,这便是我大唐强军的实力!” “内有陛下这等千古圣君,外有大唐铁骑这天下最精锐之军,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我大唐匹敌!” “曾经杨广耗兵百万三征高句丽失败,为中原留下了无比的耻辱,如今在陛下手中被洗刷干净!” “陛下方才是天命之君!” …… 消息传出去,街头巷尾、酒楼茶肆,随处可见有百姓在兴奋地谈论此事。 不管是身为大唐子民、还是身为汉人的角度,根本无法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还能保持平静,皆感到一股油然而生的、强烈的国家荣誉感。 为国家、为军队、为君主感到自豪! 自豪自己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 对外战争,这是团结百姓的最好方式和途径,也最能反映王朝和帝王对于这个国家的统治是否深入人心。 若是百姓们对胜败都无动于衷,那才是悲哀。 消息传出之后,迅速朝着大唐各地传去,整个大唐、所有百姓举国同欢!国家凝聚力空前高涨! …… 在高句丽被灭的消息传回来后,李承道再次陷入了忙碌之中。 不论是对于高句丽的处置以及安排,还有通过这场战争获得的庞大利益的安排,都是很麻烦的事情。 这场战争,国内不少世家都出了力,因此李承道得拿出一半的战利品来回馈这些世家。 这段时间以来世家大族们对李承道的帮助真是不少,就说去年旱灾一事让他们拿出三分之二的粮食,就让他们元气大伤,因此给出的这些利益是他们理所应得的。 白天虽然有贾诩等人帮忙处理,但李承道依旧要忙到很晚。 养心殿,后殿。 养心殿的后殿和寝宫相差不多,一般李承道若是处理政务太晚了,就会直接在这里休寝,以至于他真正的寝宫反而没怎么去过。 如今夜色已深,后殿里依旧亮着灯光,李承道批阅着一份份奏折,炉子内檀香袅袅,一片清宁。 后殿里只有他一人,并无其他太监宫女。 他在处理政务时喜欢独处,所以哪怕是高怀都只是在殿外候着。 “陛下,德善女王求见。” 就在这时,高怀缓步走入殿内,小声对李承道提醒道。 “她怎么来了?” 李承道闻言手中的紫毫笔一顿,一滴墨汁落在了奏折上,形成了一处难看的污渍。 不过只是一想后他便释然了,这几日高句丽被灭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德善女王不可能不知道,想必又是来求他的了。 “想来也冷落了她十几日,便把真相告诉她吧,免得她整日提心吊胆的。” 李承道心中想到。 “宣。” “是,陛下。” 高怀应声而退,转身离开了后殿。 他出去后没多久,便领着德善女王走入了后殿里,然后再次退下了。 “参见陛下。” 德善女王对李承道恭敬行礼道。 而李承道抬头看向了她,眼睛微微眯了起来,淡淡道:“你这是何意?” 之前德善女王过来拜见他的时候,她都是十分低调的着一身华袍而已。 而今日,她却穿上了一袭玄色蟒袍。 德善女王跪在地上,深深埋着头,颤声说道:“恳请陛下放我新罗一条生路。” “外臣今日,是以新罗君主、以及百万新罗子民女王的身份,来恳求陛下!” “若陛下不答应,外臣请陛下赐死,也不愿做那亡国之君而苟活!” 德善女王抬起头来,满面泪水,眼底一片悲伤与决绝。 .. 第二百五十八章 女王的一血 “求陛下放我新罗一条生路,外臣愿做陛下奴婢,侍奉陛下。” 德善女王已经抛弃了一切尊严和颜面了,她身为新罗女王,身上背负着国民的安危之责。 如今高句丽已破,新罗更是岌岌可危。 所以只要能让李承道松口放过新罗,她宁愿付出任何代价! 看着满面泪痕的德善女王,李承道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德善女王初来之际,与他见面时虽然把姿态放得很低,但是却大方得体,未失一国之君的尊严。 可是如今却放弃了一切颜面,但他却生不出半点嘲笑的想法。 因为德善女王是为了国家和子民而这么做的,同为君主,李承道很理解德善女王的想法,这种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朕早就在十多日前就传消息给前线军队,估计再过不久,就要传回百济被灭的消息了,至于新罗……朕没打算灭掉。” 李承道没有继续隐瞒,坦白道。 百济根本比不上高句丽,要想灭掉百济只需要出动几万军队就足够了。 “什么?” 德善女王顿时愣住了,眼中满是愕然之色。 早在十多日前就传消息给前线军队,那岂不是在她被软禁没几日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那为何不告诉她,还要将她软禁在宫中? 德善女王毫不怀疑李承道这话的真假,因为李承道没有骗她的必要,她只是疑惑为何不早日告诉她而已。 察觉到德善女王的神色,李承道似乎明白了她心中所想,笑道:“朕国务繁忙,忘了告诉你而已。新罗在朕看来,灭不灭关系都不大,女王大可放心就是。” 听到李承道的话,德善女王非但没有感到被小觑的屈辱,反而惊喜非常! 原本以为新罗被灭已成定局,今晚她是抱着死志而来的,而李承道却给了她这么个大惊喜! 人生的大起大落,莫过于此。 “好了,朕还有政务没有处理完,若无其他事女王请退吧,明日朕会吩咐解除限制,你去留随意。” 李承道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 然而德善女王在沉默片刻后,却并没有起身离去,而是朝着龙案走去。 “还有何……嗯?!” 李承道抬起头,声音却戛然而止。 因为德善女王不知道何时已经走到了过来,并且解开了腰间的蟒袍的锦带。 “陛下……” 德善女王面色潮红地看着李承道,一双美眸秋波流转,勾人摄魂。 “还未从陛下这里借得龙种,外臣怎可离去?” “夜已经深了,陛下还是快快就寝休息吧,外臣来服侍陛下……” 身着君王蟒袍的德善女王,有着寻常女子所没有的魅力,即便是见多了美人的李承道,亦被吸引住了目光。 …… 其实早在他十多日前选择接受德善女王的请求放过新罗,系统的奖励就已经发出了。 但面对送上来的德善女王,李承道又不是圣人或者柳下惠,自然不会拒绝。 而德善女王本来还担心李承道久无子嗣是不是有那方面的问题,但是事实证明她多虑了。 她就像是狂风暴雨中的一叶扁舟一样,差点昏了过去,最后告饶才算罢休。 翌日清晨。 “陛下,外臣先告辞了。” 德善女王服侍李承道穿戴整齐之后,微微行礼道。 只不过在她转身离开之际,双腿忽然一软,差点倒了下去。 德善女王心中慌乱,下意识看了李承道一眼,见李承道正似笑非笑地看着她,她心中不禁更羞赫了,连忙起身离去。 离开养心殿之际,殿外的太监宫女们都有些古怪地看着她,显然她昨晚一夜没出来,大都猜到是什么事了。 德善女王强忍着没有露出异色,匆匆离开了,只不过晶莹的耳垂已是通红。 …… 差不多过了几日后,押送高句丽王高建武返回长安的船队,也抵达长安了。 渭水上,随着十多艘豹级和虎级护卫船先驶来后,一艘庞大的龙级战船缓缓开了过来。 在这艘战船上,押送着高句丽王高建武,以及一众高句丽王室嫡系成员。 在渭水两畔,早已听闻消息而前来迎接的长安城百姓,已经站满了岸边。 而在战船停下后,一名身材魁梧的将领先行策马下船,在他后面跟着由一队白袍军士兵押送着的高建武,还有一众高句丽王室成员。 “高句丽王在哪呢?别挡着让我看看!” “我大唐铁骑真是威武,居然生擒敌国君王!” “哼,让他们高句丽敢犯我大唐边境,活该遭此下场!” “高句丽不是一向看不起我中原国家么,这就是后果!” “薛将军威武!陛下威武!” …… 为官的长安百姓们高声呐喊,场面十分沸腾。 而高建武和一众王室成员们在无数长安城百姓们的注视下走入长安城,简直羞愤欲死,恨不得直接跳入渭水中去。 而高建武尤其如此。 “寡人堂堂高句丽王!怎能受如此屈辱!你们大唐应当给寡人足够的尊重!” 高建武再也难以忍受了,脸色激动得通红,朝着薛万彻愤怒大喊道。 而薛万彻只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冷笑道:“亡国之君也敢叫嚣?你若没有高句丽王这个身份,本将军早就将你砍了!岂容你在此狂吠!” “让你踏上我大唐国土都是对我大唐的玷污!” “若再敢多言一句,本将军现在就把你扒光了丢到街上去!” “你——!” 高建武简直气愤欲死,但是他还是生生把想要骂的话给咽了下去。 因为他毫不怀疑若是自己真的敢再多说话,眼前这个冷血无礼的中原汉子,是肯定会真的把他扒光丢到街上去的,那简直太过于屈辱了。 呵斥完高建武后,薛万彻方才收回目光,对着两侧越发欢呼的长安百姓们露出了笑意,带着队伍缓缓走入长安城。 .. 第二百五十九章 斩高丽王,传首各郡,以震周邦之国 翌日,早朝。 李承道许久没有举办早朝了,今天却忽然升了早朝,文武百官们尽皆到场。 所有官员们都清楚,今天的这次早朝就是因为高建武的到来。 高建武已经是亡国之君了没错,但出于礼法,要于朝堂之上正式接受他的战败,并且下达处置。 太极殿内,文武百官有序站在大殿两侧。 “宣,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入殿觐见——” 高怀尖声喊道,声音飘出大殿,远远传了出去。 站在丹陛两侧的执金吾侍卫依次传唱,声音久久不绝。 随着传宣的声音响起,薛万彻沿着御道,步入了太极殿。 薛万彻来到御前之后,朝李承道下跪行礼道:“末将薛万彻,参见陛下!”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下方的薛万彻,李承道微微一笑,道:“薛将军平身。” “多谢陛下!” 薛万彻这才站了起来。 然后李承道笑道:“薛将军此番大破高句丽,生擒高句丽王,扬我大唐天威,功勋卓著,朕深感欣慰。” “陛下谬赞了,末将实在不敢当。” 薛万彻摇了摇头,正色道:“此番大破高句丽,全仗我大唐铁骑精锐无双,以及韩将军和岳将军用兵如神,此等功劳末将岂敢一人居之。” 薛万彻说的是大大的实话,他的功劳虽然也不低,但是此番胜利的主要功劳还是在于韩信和岳飞身上。 韩信若用兵险奇,他手下的军队似一杆长枪,狠狠刺破了高句丽的防御,让他得以带领军队长驱直入,一路拔城攻寨。 岳飞则是行兵稳重,并不贪功,稳妥地从后方登陆带兵包抄了高句丽,一举把高句丽逼入死地。 李承道虽然知道如此,但是笑道:“韩将军和岳将军的功劳朕自不会忘,但薛将军的功劳亦不可埋没。” “朕赐你郡公爵位,号武安,食邑五千户。” 灭一国的功勋,足以得到爵位的赏赐。 薛万彻在李承道登基之际就被册封为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正三品的武将已经少有,官职不好再拔升,但爵位是可以给
相关推荐:
好你个负心汉_御书屋
一幡在手天下我有
军师威武
老师,喘给我听
修仙有劫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重生之霸婚军门冷妻
下弦美人(H)
倒刺
左拥右抱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