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工程。 如果在全国各大都城建造的话,耗费的财力人力.......这是个天文数字。” 长孙无忌皱眉说道。 一直未开口的贾诩,闻言轻笑道:“臣已经懂陛下的意思了。 这种商贸广场一旦开建,那么每日的人流量必定巨大。 在里面开店铺的话,每日的盈利肯定要比在街上开店高上许多。” 商贸广场里有各式各样的店铺,可以解决百姓们的各种购物需求,不用满街去找了。 杜如晦也明白了,捻着胡须道:“原来如此,那这样的话商贸广场里的店面定然是寸土寸金。 户部不妨先放出消息,令那些民间商贾们相互争夺名额,出价高者获得这个名额。 等筹集到资金后,朝廷再拿着这些钱继续建造商贸广场,接着收取租金.........” 杜如晦十分具有经济头脑,居然将商贸广场的模式摸得差不多了。 “正是如此!” 李承道点头说道,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妙极!” 经过杜如晦的解释后,其他大臣们也都迅速明白了过来,不禁出声赞叹。 他们可以猜到,这样的商贸广场一旦建成的话,那么朝廷就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 国库在除却税收外,又有一项巨大而稳定的收入来源! “那么陛下,现在不妨先以长安作为试点,在城里建立商贸广场,看看效果如何。” 长孙无忌当即提议道。 “可以。” 李承道说着看向了杜如晦,笑道:“此事朕交给你,克明你可有信心办好?” 杜如晦躬身行礼,拱手正色道:“臣定不负陛下所望!” ......... ......... 得到了李承道的授意以后,杜如晦马上便开始着手进行商贸广场的建设计划。 第一座商贸广场,如今已经决定坐落在长安城。 杜如晦便通过户部,将这个消息下放到了城内的各大商会、以及那些酒楼、店铺的圈子里面。 此外,他还直接表明了出售入驻商贸广场的名额的消息。 但是这个消息并没有在商人圈子里引起多大的反响。 各大商人们的反应都十分平淡,完全没有出手竞标的意思。 不过这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毕竟商贸广场的模式十分超前,没有多少商人可以一眼看穿这种模式的优越之处。 就连杜如晦他们也是被李承道点拨的。 要知道商贸广场中,随随便便的一个入驻名额都需要五万两银子! 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最最关键是,现在商贸广场连建成都没有建成。 就算商人再有钱,谁又会财大气粗到花上万两银子去买一个不知道有什么用的商铺入驻名额? 那不是土豪,那是傻子。 大多数商人都觉得朝廷是想钱想疯了,对这个消息根本不以为然。 但是这个消息依旧很快传开了,并且被更多人所得知。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四大商会聚首,进军商贸广场 长安城,钱家。 京城钱家,如今是长安城排得上的富商大族。 自李承道多年前联合四大商会修建轨道铁路后,这些商会便开始崛起了。 因为早期对轨道铁路的投资,所以他们获得了轨道铁路的经营权。 事实证明他们当初的投资有多么正确。 在这十几年内,轨道铁路为他们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和好处,远超他们一开始的投资。 四大商会也因此越做越大。 而掌控商会的钱、梅、谢、吴四大家族,以崛起成为了大唐顶尖的商贾世家,富可敌国。 钱氏商会便是如此。 其手里掌握运作的钱氏商会,隐隐还要比其他几大商会的实力还要更强一些。 要知道钱氏商会如今的发展触角,遍布整个大唐上下、甚至延伸到那些外国的地方! 商会里光是龙级的商船就不止十艘,可见他们如今的底蕴有多么深厚。 钱家大宅里,钱家家主正在与几位同行碰头喝茶,相互讨论生意。 而与他喝茶的这几人身份也并不简单,是其他三大商会的会长! “钱兄,我们吴氏商会下一季度的漕运,就拜托给你们商会了。” 一个中年男人对坐在首位上的钱氏家主说道,脸上带着笑意。 这个中年男人不是别人,正是吴氏商行的会长! 吴氏商行虽然没有钱氏商会发展的那么快,但也是四大商会之一。 除此之外,谢氏、梅氏商行的会长家主也都在这里。 四大商会之间一直都是合作关系,联系比较紧密,时常相聚谈生意上的合作。 这四大商会,便是代表着如今大唐民间商业的半壁江山了。 听到吴氏商会会长的话后,钱氏家主和煦一笑,说道:“这自然是没问题的。 你我两大商会之间合作已久,按照老规矩来便是。 刚好我们商行最近新增添了两条重型商船,漕运量可以比以前更大。” 吴氏会长点点头,笑道:“那就好,最近商会里的事情实在太多,我整个人都快忙得飞起来了。 现在漕运的事解决,我也就能轻松些了。” 梅氏会长闻言不禁笑道:“吴兄,什么事能让你忙成这样?” 吴氏会长还没说话,谢氏会长就笑着开口道:“还能有什么事,吴兄的商会最近可是买下了好几片地皮,现在当然忙着整房地产了。 要知道朝廷如今对楼房的质量把关十分严苛,要真的出事了,那可是要杀头的。” 吴氏商会是现如今大唐国内,对房地产业涉足最深的商会。 他们也是大唐最大的房地产商。 其他几大商会,包括钱氏商会在内,对房地产的涉足都没有吴氏商会深。 吴氏会长并没有否认,而是苦笑着说道:“别提了,为了这件事,我特地给下面的人下了死命令,令他们不准有任何侥幸心理。 再者言之,在建房上偷工减料太丧天良,做不得。” 其他会长都点头表示理解。 作为商人,可以耍各种手段,但必须要恪守一个“诚”字,否则是做不长远的。 这是底线。 况且出事了后那严苛的惩罚,更是不敢让他们违背丝毫。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的前景可谓是极好,吴兄当初出手果断,现在已经占据了近半个房地产业的市场了吧?” 钱氏会长笑呵呵地说道。 吴氏商会在朝廷刚刚打开房地产市场的时候,就果断斥巨资投入。 其他的几家商会会长都没有他的这种魄力。 所谓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吴氏商会能够成为房地产行业的执牛耳者,也不难理解。 吴氏会长摆了摆手,谦虚地说道:“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钱氏会长见此只是笑了笑,也没有深问。 然后他接着说道:“不过说到房地产业,我倒是想起来了。 最近朝廷又推出的商贸广场经营模式,各位都是怎么看的?” 商贸广场的消息,如今现在长安城的商人圈子里算是人尽皆知。 不过暂时还没有人参与进去,大都在观望之中。 梅氏会长摇头说道:“太离谱了,随便一个商铺名额就卖出上万两银子,简直夸张。 而且卖出去的只是个名额而已,店面以后每年还要交租金,想来也不会便宜。” 他言语之间,显然很不看好商贸广场的经营模式。 “的确是太夸张了,连能不能盈利都是个未知数,投入这么多并不明智。” 谢氏会长也附和道。 商人重利,所谓无利不起早,看不到回报的事情谁会去干? 算是投资也不是这么个投资的方法,不能让钱白白打水飘吧? 越是有钱人,就越是精明。 听到他们的话后,吴氏会长微微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不过又有些犹豫。 见到他这幅欲言又止的样子,钱氏会长不禁笑道:“吴兄想说什么直说便是,这里又没什么外人。” 谢氏会长和梅氏会长,闻言都将目光投了过来,目光中有些好奇。 见到三人都看着自己,吴氏会长沉吟片刻,组织了下语言后才开口。 “我倒是认为朝廷推出的这个商贸广场大有可为,我们商会已经出资买下了五个商铺名额了。” 吴氏会长说道。 “五个名额?那可就是二十五万两银子!” 三位家主闻言都吓了一跳。 对于他们来说,二十五万两银子并不算是多庞大的数目,他们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百万两现银。 但是那也得看用来做什么。 在他们看来,几十万两银子拿去买商铺,实在是太亏本了。 .. 第三百六十五章 比抢还暴利,净赚五百万两白银! 对吴氏会长买下五个商铺的举措,其余几大会长都很吃惊。 见到他们的神色,吴氏会长解释道:“说出来不怕笑话,我也是凭直觉。” “我研究了几天这个商贸广场,就是类似于普通集市那样的模式,但是要更加高级。 只是建成所需的资金庞大,所以我想这才是朝廷售卖名额的原因,为的是筹备资金。” 吴氏会长说完后又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 “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个商贸广场开启后,一整个都城里的商业重心就会转移到这里。 不过我也只是猜测而已,所以只买了五个名额,看看会怎么样。” “当然了,如果亏了的话也无所谓,就当是看走眼了,毕竟天下生意哪有稳赚不赔的买卖。” 吴氏会长轻松笑道。 不过他的话,却引起其他家主们的沉思。 朝廷推出的这个商贸广场,真的没有半点可取之处吗? “听说商贸广场和房地产都是出自陛下的想法,以那位的目光和远见,会提出一个没用的经营模式吗?” 王氏会长想了许久后,忍不住说道。 此言一出,顿时让谢氏会长、梅氏会长都变了脸色。 对于李承道,他们是佩服且尊敬得五体投地的。 他们四大商会之所以能够崛起,就是因为当初投资了李承道开创的轨道铁路工程。 轨道铁路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整个大唐的经济脉络,前段时间的房地产项目也是大火。 现在又有商贸广场的项目,他们真的要错过去吗? 想到此处,答案已经在在他们心中浮现了。 “商贸广场的项目,看来不能让吴兄你们商会专美了,我谢氏商会也要插上一手。” 谢氏会长收回目光,拢袖笑着说道。 他也打算在商贸广场里面掺上一脚了。 王氏会长、钱氏会长虽然没说话,但是以他们的性格,自然是不会放过这种机会的。 四大商会,已经决定共同进军商贸广场了。 ......... ......... 朝廷建设商贸广场、并且出售入驻名额的消息出来后,并未引起什么反响。 不论民间还是商人,购买这个名额的人非常少。 到现在为止总共近一百多个名额,结果连十个都没卖出去。 而原因无非只有两点。 一是因为价钱卖得太贵,一个名额五万两银子,这笔钱足够在长安城最高的黄金地段买下好几间商铺了。 此外还有一点,是因为所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个商贸广场有什么意义。 不就是普通集市吗?至于卖这么贵? 但是很快,有消息灵通的人发现了不同寻常之处。 吴氏、钱氏等四大商会,居然全都先后买入了商铺入驻名额。 其中吴氏商会在原先五间的基础下又买了十间。 而其他几大商会也都没用低于十间的。 四大商会的动作,让很多人都感到惊异非常。 十间商铺名额,那就是五十万两银子! 这简直是一笔庞大的巨资! 那天吴氏会长的一番话后,其他的三大商行掌门人也决定再相信李承道的规划,都出手购买了商贸广场的入驻名额。 商人有一个特点,要是想投资什么东西,绝不会浅尝辄止。 商人信奉高风险高回报,所以四大商会一出手就是大手笔。 而四大商会的动作,也令其他商人们坐不住了。 正是在这之后,购买商贸广场入驻名额的商人才多了起来。 能当商人的,谁不是精明之辈? 他们见到四大商会都出手买这些名额,而且一买就是十多个,自然就坐不住了。 在其他人看来,跟着四大商会的动向走总是没错的。 就算不能跟着吃肉,那也能凑上去喝口汤。 虽然这投资是有些巨大吧。 因此,在四大商会有所动作后,便不断开始有商人购买商贸广场名额。 但是绝大部分商人们还是比较小心,仅仅是买了一个两个。 他们不敢买太多,怕亏损。 跟着大商会一起玩可以,但是人家是什么底蕴? 人家的身家底子厚的很,是大唐民间商业的龙头! 别说损失个几十万,就算损失上百万两银子又有什么? 根本伤筋动骨,算不了什么。 而他们跟着试试也就算了,要是敢压上全部身家来赌这一把,那下场极有可能是倾家荡产。 不过还是有不少人在犹豫,毕竟五万两银子不是个小数目。 就这样,在一个多星期内,商贸广场的一百多个名额算是全部售完了。 名额售卖出去,资金自然就筹备齐了。 因此没过多久,商贸广场便开始建造了起来。 不过要想彻底建造完成、并且投入使用的话还需要等上一个多月的时间。 到了那时候,买下名额的人才能让各自的产业入驻商贸广场里开店营业。 ......... 皇宫,养心殿。 “陛下,商贸广场的一百零七个入驻名额已经全部售卖完了。 此次共得白银五百三十五万两,现在已经拨出五十万两投入到商贸广场的建造中,剩余资金回归国库。” 房玄龄把一份统计表呈到了李承道的龙案上,然后恭敬说道。 从自己口中念出的数字,就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商贸广场的入驻名额居然真的卖出去了,筹得了五百多万两的巨款! 最离谱的是,商贸广场的建造投入资金,撑死了也就是三十多万,五十万还是多了。 也就是说,朝廷轻而易举地便得了五百多万的净利润! 这简直比抢劫还要暴利啊!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整合天下钱庄,创办大唐银行 看见房玄龄放在龙案上的统计表,李承道只是接过来看了一眼。 然后随手丢在了一旁。 商贸广场入驻名额售卖一空他并不意外,这是正常的。 李承道将目光投向了房玄龄,笑道:“朕知道了,这些天辛苦你了。” 房玄龄为了商贸广场一事前前后后奔走忙活,确实立下了很大功劳。 听到李承道的话,房玄龄只是微微欠身,拱手道:“此乃臣的本分,陛下言重了。” “只不过......臣还有一点不明。” “哦?还有你不明白的事情?说来听听。” 李承道笑问道。 房玄龄闻言心中稍定,组织了一下语言后,方才说道:“陛下,您为何不让臣将商贸广场的前景和规划公布出去? 那样的话,这些名额的价格不是还会再翻几倍么?” 李承道之前专门叮嘱过他,让他不许把商贸广场的相关信息放出去。 所以他也是奉命执行,但心中仍然对此十分疑惑。 这不是放着赚钱的机会不要么。 李承道只是淡淡一笑,并没有多做隐瞒。 他直接道说道:“这一次售卖出去的名额,如果不出所料的话只有那些有远见目光商人才会出手购买。” “等到商贸广场成功开办后,买到名额的商人便能得到商贸广场营业所带来的庞大利润。 而那些没买到名额的人,自然会对此眼红嫉妒。 这样一来,只要等到下次再开设商贸广场时,他们自然会大肆抢购。” “到时候形成这种竞争的氛围后,入驻名额的价格便会被他们烘托抬高,这样才能利益最大化。” 李承道侃侃而谈道,为房玄龄剖析自己这么做的目的。 长安城的这处商贸广场,仅仅是一处试点罢了。 但同时也是展现出去的第一个商贸广场。 李承道并没有指望这一处商贸广场的名额就能就能引来火爆争抢,而是更在意以后。 听完李承道的解释之后,房玄龄简直目瞪口呆。 这......还能这么玩? 这一点他的确想不到,李承道看的是长远利益,放长线钓大鱼,方是上上之策。 听完后,他心中对李承道已经是敬佩得五体投地了。 “商贸广场的先放一放,等它建造成功后再说。朕还有一件事要让你去做。” 李承道没有继续再在商贸广场这件事上谈论什么,转而对房玄龄说道。 自从他将后世的那些商业模式、方法代入这个时代、并且取得巨大成功后,他便越发热衷于这么做了。 他的目的,就是打算让大唐实现新一轮的经济腾飞! “陛下请吩咐。” 房玄龄收敛神色,拱手道。 “朕希望你能着手整合大唐国内所有的钱庄,朕要朝廷来开办银行。” 李承道开门见山地说道。 在后世,银行可是要比房地产还要暴利无数的行业,而且对于国家经济有百利而无一害。 在古代,户部行使的便是银行的一部分职能,但没
相关推荐:
她太投入(骨科gl)
大唐绿帽王
《腹黑哥哥。霸道爱》
将军夫夫闹离婚
宣言(肉)
高达之染血百合
心情小雨(1v1强制)
军师威武
穿越后我被阴鸷帝王标记了
小公子(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