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千秋你一定要保持下去,就是这种勤奋写稿的状态!”?НZ? 这一期《文艺》除了林千秋的《我的围棋》,池谷加奈子手下还有别的作者也是要出内容的。但这位作者险些开天窗的拖稿,让她这个编辑真是心力交瘁...所以现在看林千秋,只希望这块好不容易挖到的钻石,不会有那种情况。 “这个也不是作者能决定的吧?如果文思泉涌,就能写的很快了...没有灵感的话......”林千秋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说道。这也是她很庆幸的一点,到现在为止她都没有被‘灵感’这个小妖精难住过呢。 “不,千秋,这就是我要教你的了。”池谷加奈子郑重地坐直了身子,认真地看着林千秋的眼睛说道:“你们这样的新人作者,总会特别看重灵感这种东西,但其实灵感重要,又不那么重要。很多时候哪怕没有灵感了,只要强迫自己去写,写着写着灵感自然会流淌。” “相反,哪怕灵感充沛,只要迟迟不能下笔,灵感也是会跑掉的!” “纯文学我不敢说,至少通俗文学绝对是这样的...所以我们编辑一向建议作者,哪怕没有灵感,每天也要至少坚持写一两千字——你也是的,虽然是学生,但可以的话,最好每天也写一两千字。” “是这样吗...”林千秋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不过这时候她倒是相信池谷加奈子说的是真话。一方面她没有理由骗她,另一方面是林千秋想到了上辈子一个专职写网文的朋友,好像也和她说过类似的话。 一旦连续偷懒几天,就会越来越难恢复之前连续爆更的状态。 “总之就是这样,你一定要记住啊!”池谷加奈子眼睛睁得很大,好像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林千秋明白她的恳切,明白这全是肺腑之言,蕴藏着编辑们的血与泪——天知道每次编辑们和作者打持久战催稿,那是怎样的生理和心理双重折磨! “是...我知道了...”林千秋不知道池谷加奈子不长的职业生涯中到底经历了什么,一副刻骨铭心、惊魂未定的样子,也只能礼貌微笑着答应了。 说完了这件事,池谷加奈子又啜饮了一口咖啡,这才将今天她预备的重头戏拿了出来:“铛铛~看这是什么!” 依旧是她手提包里拿出来的,一眼看过去就是一本书而已,然后林千秋才反应过来——是《我的围棋》第一部的单行本!封皮正是当初林千秋选中的,巨大的棋盘在下,正和、早苗两个人物站在棋子的位置上,漫画画风的封面。 “是样书啦,确定没问题就会去印刷...我想即使印出来后,也会送一些给你,但样书始终是不同的,封面还是你自己选的呢,很有纪念意义。”池谷加奈子将放在咖啡桌上的样书又往林千秋的方向推了推,笑着说道。 “所以,是单行本要出了吗?”林千秋拿起样书,没有翻开,而是有些激动地问池谷加奈子。 池谷加奈子给出了肯定的点头:“没错,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一个礼拜,你就能看到你的第一部作品出现在书店里了。” 这也不算出版社着急了,之所以抓得这么紧,连载一结束就能上单行本。一来是因为获得文艺赏的作品,出版社会帮忙出单行本,这是一开始确定的事。所以事情早就在工作安排中了,一切不过是按计划进行而已。 二来么,也是因为《我的围棋》在连载期间人气不俗,读者也很期待单行本。既然是这样,那肯定要趁热打铁,趁着热度正高的时候开启单行本宣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嘛——之后虽然有《我的围棋》第二部接着连载,但谁知道第二部的人气能不能延续第一部的盛况?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趁着情势好的时候落袋为安! “祝贺您了,林老师!”这个时候,池谷加奈子又重新郑重地称呼起了林千秋。 “另外,还有两个好消息,首先就是《我的围棋》的首印。之前预计是18000册的,但最近因为它的人气越来越高,出版社根据调查问卷又调整了首印册数,决定要印25000册了...当然,定价是不变的,依旧是850円每册,呵呵。” 这可是一下往上提了一档!林千秋心里迅速计算出来,如果是25000册的话,首印版税就能有212.5万円了! 自己最近还在兼顾的‘业余本因坊战’,冠军奖金也就是230万円,而这都算是业余棋赛的天花板了! 所以还是要靠写作才能真的暴富啊,林千秋这样想着——别看才212.5万円,而辛辛苦苦写一本书的时间精力是要超过参加一个棋赛的,关键是,要知道这才只是首印版税! 先不说林千秋最开始的50万円文艺赏奖金,毕竟获奖总是少数,获奖奖金不能计入写作的常规收入。但之后林千秋可是拿过一轮稿费了,《我的围棋》第一部光是杂志连载的稿费就有一百六十多万円了,加上首印版税就是近四百万円了,什么业余棋战能有四百万円的冠军奖金? 而这才只是算了首印版税,后面只要能有加印,每次都不会是小数字! 现在林千秋只希望《我的围棋》第一部能加印到20万册,这样光只是版税收入就能有1700万円了。这笔钱再加上她现在拿到手里的杂七杂八的进项,就有两千万円多一些了。再等到《我的围棋》三部的单行本出完时,说不定她就能攒够买下现在住的房子的钱了。 按照林千秋的计算,第二部《我的围棋》光是稿费也能有268万円——725张文稿纸,再加上池谷加奈子帮她争取后,每张文稿纸提了200円,现在是3700円每张的价格了,有这么多稿费是不错的。 然后,到时候出第二部的单行本,第一部的销量摆在那里,她又自信第二部的质量不差于第一部,甚至更有趣。到时候不说卖过前作,至少不相上下是没问题的。这样再考虑到第二部内容多,定价至少可以超过1000円了,所以保底计算也是两千万円的版税收入。 第三部的字数计划是和第二部差不多的,估计收入也能差不多,就又是一个两千多万円。 前后加起来,六千多万円,再加上这期间她还能靠下棋赚钱...嗯,算是个添头吧。 当初租房的时候,因为双方都谈到过买卖的意向的,所以有大概提到过房子的价格,落脚就在六千万円。 是的,虽然是60平米地皮上,面积84平米的两层小房,但人家就是能卖六千万円! 别看当家东京地产还没有经过泡沫时代的急速膨胀,但作为此时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首都,按正常来讲,也是不可能便宜的——1981年,苏联虽然还在,但因为经济体排名是以GDP排的。而苏联的经济体制又决定了很多产值难以以GDP衡量,所以经济体排名是不带苏联的,这样算日本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第二,仅次于美国。 一所东京郊区,如埼玉、千叶这种地方的小一户建,也要卖到2000万円左右了。作为东京
相关推荐:
炼爱(np 骨科)
爸爸,我要嫁给你
爱情公寓之学霸女友诸葛大力
流氓修仙之御女手记
逆战苍穹
邻家少妇
剑来
先婚后爱
[综穿]拯救男配计划
医武兵王混乡村